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旦到訪(第1/3 頁)
時間很快就這麼萬曆四十八年,今年正月剛剛結束,熊廷弼就開始將一部分分派給江東的軍餉交給陶朗先,決定從登萊那裡採購火炮火槍,此時瀋陽作為前線,那裡賀世賢和尤世功僅有兵馬6000人,本來應該供應給他們的軍事裝備,熊廷弼在檢視從京城運過來的東西后果斷拒絕了,所謂吃了白麵饅頭就看不上玉米窩頭了,於是熊廷弼在正月初三就和陶朗先來信,希望貨物就不要運到遼陽了,直接從天津送到登萊,主要就是火槍火炮,不過時間緊張,登萊將本地一部分火炮火槍啟運先送到遼陽,同時要求登萊軍把貨物運到後留下來協助賀世賢在瀋陽訓練和守備,等他有了合適兵力後接替登萊軍。
陶朗先對於瀋陽的重要性也很清楚,但是陶朗先告訴熊廷弼火槍火炮可以交換,不過工部給的武器需要重新熔爐製造,熊廷弼一換一的生意自己登萊虧的很,材料自己可以補充,不過工匠費用熊廷弼就不能白嫖了,熊廷弼於是告訴陶朗先開個價,陶朗先回信時也不客套,告知熊廷弼現在1800支火槍和6門60炮已經在蓋州衛上岸了,登萊軍也安排了一營人馬和一個炮兵連前往遼陽,不過熊廷弼也得把工匠的薪水給他送到海州衛(海城),雙方也算合作愉快,到了正月末,登萊軍帶著物資到達遼陽,熊廷弼親自檢視了登萊軍帶過來的裝備,火槍火炮數目屬實,而且還帶了手雷和700套鑲鐵棉甲,這讓熊廷弼還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給的不是全部貨幣,而是有很多毛皮和藥材用來抵款的。
接到陶朗先得信已經是二月中旬的事情,陶朗先但是沒有追究熊廷弼以貨抵款的行為,而是告訴熊廷弼,瀋陽必須加強防禦。而且瀋陽可能會被攻破的想法,至於資訊來源,陶朗先也告知了熊廷弼,寬甸地區女真人已經停止進攻寬甸六堡,而是和寬甸地區堡壘對堡壘,應該是要拖延登萊軍策應的進攻行動。熊廷弼也知道瀋陽肯定是努爾哈赤的目標,不過現在能戰之兵太少了,能固守遼陽就不錯了,不過還是告訴陶朗先自己會在瀋陽以西的沙嶺墩安排騎兵策應。
冬季結束春暖花開,寬甸六堡又開始轟轟烈烈的建設工作,熊廷弼也算是脫掉累贅,一口氣給寬甸六堡送了多人,一下子來了3000多人寬甸六堡也沒辦法一次性安頓下來,於是留下8000青壯後,將剩下的老弱和不適合的人送到了平安道。
而平安道現在也是非常忙碌,去年叛亂結束之後,平安道經過土地的分配,清華公司立馬安排了糧食種子與耕牛農具,開始轟轟烈烈的農場建設,到四月份冬小麥全部開始收穫,現在平安道有人口80萬,今年平安道收穫的糧食也僅僅夠這些人吃到年底,雖然糧食不多,但是產生的效應可不少,因為沒有土地主和官員的盤剝,今年平安道百姓日子過的很不錯,一下子弄來多人,平安道其實也沒有太多接納下來的能力楊向東也擔心把這些遼東難民運到平安道會不會讓鄭繼願覺得自己有殖民平安道的心思。
於是楊向東前往平安道和平安道主管鄭繼願商量,對於遼東難民到朝鮮,並且楊向東將朝鮮人送到南海去,對此建議鄭繼願是沒有太多反對的意見,畢竟現在平安道人多地少,養活這麼多人壓力很大,興華公司既然還願意帶人走,也省的鄭繼願多養吃飯的嘴。鄭繼願也就表示興華公司最好今年能多運走一些人,但是鄭繼願也表示人可以走,但是要留下其中合適的人員作為平安道的教育幹部培養。
對於遼東人來朝鮮,鄭繼願反而沒有太多反感,鄭繼願覺得朝鮮必須也和興華公司一樣有文化教育的普及,而朝鮮地區並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基礎,大明有現成的文字,興華公司有專業的教育人員,索性就在這裡給平安道進行語言的培養。鄭繼願願意送人留人,楊向東對於幹部培養也沒意見,於是四月底平安道開始陸陸續續將一部分朝鮮人送上了南下的船隊。同時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