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第1/3 頁)
第7章
六分鐘練習時間很快就結束了,隨著廣播的提示音響起,明夏和其他選手結束了練習,陸續下了冰,將冰面留給了第一位出場的選手。
全國賽這次參加比賽的人並不多,總共也就只有二十個人,其中還有兩個是今年剛歸化回來的選手。
由於華國在女單方面人才凋零的緣故,這次參賽的選手技術儲備差距算不上很大,大家在難度方面不分仲伯,最終排名會是什麼樣現,就看比賽現場發揮的情況了。
鍾俊峰將刀套遞給明夏,待她戴好後才邊走邊道:“最開始那個3lo是怎麼回事,腳又疼了嗎?”
“有點,但感覺還好。”聽出了鍾俊峰話裡的擔憂,明夏安撫道:“問題不大,只是扭傷,又恢復了這麼久,沒事的,別擔心。”
明夏左腳扭傷是半個多月前一次練習時造成的,雖然處理及時,扭傷的情況也不是很嚴重,可由於她高強度訓練,導致即便半個多月過去了依舊沒能好利索。
鍾俊峰看她這毫不在意的模樣,嘆了口氣,道:“等下比賽的時候你自己注意點,覺得腳疼就別硬撐,這次讓你來也不過是帶你找找比賽的感覺,能把整場比賽滑完就已經很好了,不是說必須要掙個名次才可以,明白嗎?”
明夏笑了笑,道:“我會注意的,您放心。”
見她沒有答應,鍾俊峰哪能不知道明夏這是根本沒把自己重在參與的話聽進去。
轉雙人這三年多的時間,曾經溫吞怯懦的小姑娘身上似乎多了些曾經沒有的東西,那是一種韌勁,更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特質。
儘管明夏是非常有天賦的花滑運動員,可轉雙人這三年多依舊給她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像小說裡那種主角剛轉回女單就能立刻撿回三週跳,甚至很快掌握四周跳和國際接軌這種事情雖然很爽,卻很遺憾沒能發生在明夏身上。
她轉回女單後並不順利,可以說轉回女單的這一年時間裡她都是在不斷的摔跤中度過的。
原身十五歲時身高只有一米五三,十八歲的今天卻已經長到了一米六三,足足十厘米的身高差,對於花滑選手,尤其是身處女單這樣殘酷的競技專案中,這個數字幾乎是讓人感到絕望的。
隨著身高體重的不斷變化,在完成跳躍時的重心、跳躍高度、軸心和落冰都會隨之出現變化,如果運動員不能及時做出調整,就會出現存周甚至直接丟失本掌握的跳躍。
所以花滑運動員經常出現十四五歲就已經手握五種三週跳,甚至四周跳,卻在進入十六七歲進入發育關後接連丟掉三週、四周跳,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明夏為此吃了不少苦頭,這一年時間裡幾乎一直在丟失和重新撿回之間反覆橫跳,直到後半年身高體重才總算穩定下來。
從最初撿回三週跳開始,再到後面陸續嘗試其餘三種三週跳,嘗試撿回高階三三連跳,整個過程完全稱不上爽,每一次進步都讓她覺得無比艱難。
除了發育關問題,棘手的還有練了三年雙人滑形成的肌肉記憶問題。
花滑當中的跳躍真正上了賽場基本全憑藉多年練習形成的肌肉記憶在完成,而肌肉記憶往往需要五千甚至更多次的練習才能形成,在形成肌肉記憶後想要改變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要想糾正,就必須重複成千上萬次新的練習才能夠將原本形成的肌肉記憶覆蓋。
很多花滑選手都會遇到錯刃被扣分的問題,然而在出現問題後能夠成功將錯刃問題改過來的運動員,屈指可數。由此可見想要糾正肌肉記憶,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好在,苦是苦了點,但解鎖新跳躍、連跳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也是任何事情都無可比擬的。
明夏封閉訓練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