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因果報應(第2/3 頁)
一番,最後目光明顯停滯在某個地方上了。
一對充滿好奇的黑亮星眸,從開始的驚詫,慢慢變成了慍怒。
如果方正化沒有欺君的話,那明顯就是有人在刻意哄騙自己了。
最讓周皇后感到憤怒的是,那個人竟然是自己一直信賴有佳的父親!
若不是今天親眼所見,周皇后絕對不會相信家父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扯謊,誆騙太子說家裡貧窮,只能拿出百兩銀子。
如此下作之手段,居然被家父說得跟真事一樣,連周皇后都為其感到羞恥。
可又不敢表現出來,只能暗自生氣,又對午膳之前向烺哥兒求情的話追悔不已。
這個冊子被大臣們傳閱的話,只怕在大為驚詫之餘,又會激起千層波瀾。
但扣下不發,更為不妥,內閣與六部尚書都會疏言請求閱覽。
周皇后真是左右為難,思前想後,只得頗為無奈地尋求自己兒子的幫助。
“此事便由皇兒定奪吧,本宮支援便是!”
原本緊咬櫻唇的貝齒輕輕鬆開,母儀天下的皇后又恢復到之前端莊美麗的狀態。
憑藉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周皇后相信烺哥兒不會做出大義滅親的事情。
再說田貴妃的父親也牽扯其中,烺哥兒考慮到其中的利弊,多半也會手下留情。
么雞是想先詢問一圈,徵求內閣、六部、三法司的意見,自己再後發制人。
不過轉念又一想,要是先被這群傢伙給僵住了,那自己豈不是被動了?
這裡面還有自己的便宜姥爺,所以還是先發制人為妙,省地過後還得往出摘。
么雞看了看左右,下面的大臣們都在洗耳恭聽,暗地裡分明是在看好戲,便朗聲道:“今日乃本宮監國伊始,本不忍對勳臣刀兵相向,以致血濺京城。然國法明晰,若不懲處,實難平息眾怒。鑑於殿外勳臣所犯之罪,本宮以為,除陽武侯與三位國公外,其餘人等,不論爵位高低,一律貶為庶民,永不復錄。家丁遣散,府邸查封,所抄沒之家產,由東宮予以分配。陽武侯一家公然抗旨,罪大惡極,不可赦免,全家削首。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欺君罔上,罪首賜死,家眷充軍,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呀?”
不凌遲,不削首,不下獄,只是摘去一切頭銜,變成普通百姓,已經是對這群膽敢公然欺騙老子的傢伙最輕的處罰了。
對這些守財奴來說,拿走他們的錢,那就是要了他們的命,沒錢的日子恐怕比死了還難受,讓你們好好享受一下窮人的生活,是最嚴厲的懲罰了。
當然,也不會是徹徹底底的窮人,每月百十來兩的餬口銀子,還是可以得到了,但比起之前錦衣玉食的奢華生活,那就大相徑庭了,他們非得捶胸頓足不可。
有陽武侯在前面頂缸,後面迴旋的餘地就大多了,三隻國公的家眷也逃過死罪,可以苟活著了。便宜姥爺被劃歸罪責最輕的那批,沒被貶去要飯已經算是皇恩浩蕩了。
大臣們都在小心斟酌自己心中的詞句,省得一招不慎,惹得太子生氣,再把自己給致仕了,這可是太子一句話的事,而且已經這麼幹了。
現如今北方大亂,流寇肆虐,老家在北方各地的畿輔官員自然認為還是留在京師,能吃皇糧,比回家殫精竭慮要好得多。
哪怕保持沉默,也總比說多錯多要穩妥。所以只要太子不點自己的名字,還是靜觀其變為妙,說不定哪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就去自討苦吃了。
么雞一看這場面,不禁想笑,這幫傢伙真是給自己致仕致害怕了,都展現出心有餘悸、努力自保的一副表情出來。
本宮不是昏君,可你們倒是有點庸碌之輩的意思……
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