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2 頁)
報紙銷量的東西,通俗點講,霍耀文就是考慮稿費問題。
現在香港的報紙行業,除非是隻刊登一些新聞、馬經、狗經這類專精報紙外,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會邀請一些文人名家為報社撰稿,從小說到散文,題材不限。
只要小說或者文章的內容,能夠吸引到讀者,吸引到普通民眾購買報紙,那就行了。
不過這也不是完全絕對的事情,報紙不是書籍,它的作用更多的是為人們提供時事資訊,新聞要點。
為什麼《明報》成立不到9年的時間,就能夠超越《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這些成立二十多年的報紙,成為長期霸佔全港報業銷量的前三名?
除了副刊的名家專欄以外,更多的是《明報》自身的定位問題。
1959年,金鏞跟好友沈寶新合作,共同出資成立了《明報》。創刊初期,沈寶新管營業,金鏞則是負責總編事務,那時候每日出版一張對開報,也就是對摺一次的報紙,共四面。
剛開始的時候,得利於金鏞先生個人武俠大家的名氣,以及其撰寫的武俠小說,倒也是每日能夠賣出一兩千份,勉強維持報社的收支均衡。
但隨著撰寫到《神鵰俠侶》中小龍女那一段的時候,可謂是在讀者群中炸開了鍋,一下子報紙銷量從一兩千份跌到了幾百份,到最後更是落得無人訂購的地步。
那一年《明報》嚴重虧損!
換到現在來講,就是作者在往書裡面投毒!
還是劇毒!
立刻身亡的哪種毒!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