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一道無解的難題,怎麼破(第2/8 頁)
“玄齡,一切盡力而為吧……”
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原本高大挺拔的身影,在夕陽下,竟然顯得句僂了許多。
李長安鼻子一酸,開口說道。
“太師,太傅……”
“還有四年半的時間,學生以為,咱們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務。”
李長安話音落地,房玄齡和杜如晦,不約而同的挺直了腰桿。
“長安,有何見解?”
“太師,太傅。眼下水庫已經竣工在即。”
“您們看,在漢水和渭水之間,除了秦嶺之外,兩邊的空曠之地並不遙遠。”
“也就是我們接下來挖渠的進度,其實算下來,耗費不了太長的時間。”
“學生還發現,所有機械裝置,全部投入到水庫建設中時,因為擁擠和分配不當,導致很多時候,挖掘機出不去,裝載機進不來的問題,導致我們進度慢了許多……”
隨著李長安的話,房玄齡和杜如晦的眼睛越來越亮了起來。
他倆沒有想到,李長安竟然發現了諸多問題。
“太師,太傅。我們北上之時,所有機械裝置兵分兩路,一路在秦嶺以南,一路繞道北上。”
“我們先選中最適宜貫穿打通的峽谷地段,如此以來,南北皆可,同時開始挖渠開工了。”
“秦嶺南北,以機械裝置為主,百姓為輔。”
“所有將士們齊心協力,攻克秦嶺峽谷。搬運下來的石頭,無論是南北,都可以藉助南北的裝載機運走……”
“南北分開而動,可以最大限度的將機械裝置運轉起來,避免因為擁擠,造成進度緩慢的現象。”
“學生相信,挖渠進度會大大加快。”
“學生也相信,四年半的時間,只要數萬將士們齊心協力,面前即便是秦嶺,我們也能將他搬開……”
“父皇交給我們的任務,一定可以完成。”
“學生也相信,一旦大軍開始移山的訊息,在附近百姓中傳開,整個關隴大地,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前來相助。”
“太師,太傅,學生以為,或許我們可以提前完成任務……”
“學生也堅信,太師和太傅一定會看到,漢水入渭水……會看到整個關隴大地百姓們振臂歡呼,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
呼!
呼!
房玄齡和杜如晦,齊齊雙眼火熱的看向李長安。
妖孽啊,又是一個妖孽啊。
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這份膽識,這份見識,這份謀略!
活脫脫的一個小李根再現。
特別是他剛剛手指地圖,指點江山運籌帷幄的氣度。
頗有王者之風範。
呼!
呼!
房玄齡和杜如晦,齊齊激動的連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臨行前陛下口諭,讓他倆為大唐教導一位太子。
這還用教導嗎?
眼前這位,妥妥的不二人選啊。
只是為何,李長安平日裡一直不顯山露水的,關鍵時刻才讓房玄齡和杜如晦刮目相看。
房玄齡和杜如晦,自然沒有心情去糾結這樣的問題了。
眼下最大的困難局面,幾乎是無解的困境,已經讓李長安給解開了。
事關南水北調之工程,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
返回漢口的房間之內,房玄齡和杜如晦一番商議過後。
二人聯名修書一封,八百里加急現在不必了。
有趙四和馮五跟隨,直接飛鴿傳書就成。
太極宮。
顯德殿裡,李根和往常一樣,主持朝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