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蕭鸞急忙應是。此時蕭鳳鳴也緩過勁來,他看到蕭鸞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也伸手摸了摸她的圓腦袋,沖她笑笑,就此和蕭韶一起離開。
而蕭鸑站在蕭鸞面前,他比蕭鳳鳴看上去要嚴肅很多,只是眼光卻盯著……蕭鸞的光頭。蕭鸞急忙護住自己的頭,眼巴巴的看著這個跟她並不親近的大哥。蕭鸑沖她笑了笑,蕭鸞有些猶豫的放下手。而後她的頭上突然一熱,蕭鸑的手已經放在她的頭頂上,輕輕的揉了揉,說道:「日後記得戴帽子。」
蕭鸞頓時默然無語,文華殿裡十分暖和,她戴上帽子便覺得有些熱,誰想到竟然連續遭到兄長姐姐們的摸頭,實在是讓她無奈至極。
看著幼弟的模樣,蕭鸑的笑容也拉開了,他朝蕭鸞點點頭,這便背著手也離開了文華殿。
蕭鸞不知今日哥哥姐姐都怎麼了,對她的光頭尤其感興趣。可恨的是這最大的三人都已經到了蓄髮的年紀,個個烏髮茂密,實在是讓蕭鸞又嫉又恨。蕭鸞也沒了讀書的心思,把書都裝入了書袋之中,急忙背著也跑了出去。
回去將今日之事一一道來,嚴蓁自然不會反對這樣的行為。她照例問詢了蕭鸞讀書的進度後,這才輪到蕭鸞的提問。
「母親,出班外廷是什麼?」蕭鸞雖然也不再是剛出小院時那樣一問三不知的樣子,但是說到其他事,她依然很迷茫,於是急忙問道。
嚴蓁看了蕭鸞一眼,覺得蕭鸞該到年齡瞭解這些事了,這才緩聲回答起來。皇子讀書到十來歲,這歲數不定,一方面是皇上自己判斷,一方面則是由先生決定。但通常都是十歲到十五歲之間時,皇子就可以隨同朝臣上朝。但皇子不可議政,只能聽,也算是為日後就藩或是做皇帝的預備。
到了十五歲時,就需要按照傳統進行遊歷,踏遍山川。時間最多不會超過三年。遊歷是天家與世家的傳統,只是現在無論是天家還是世家大族,都只是做個樣子而已,去繁華之地轉上一圈,就此了事。更有甚者,連出去都不出去了。當今聖上幼年即位,就從未出去遊歷過。
而後回到京都,待到二十時,就會封王,待在京中,若無意外,也無官職外派的話就不會再出京師了。
「哎?」蕭鸞聞言,大吃一驚,結結巴巴的問,「我,我聽說會就藩呀?」
「你聽何人所說?」嚴蓁皺起了眉頭,「這是前朝的事了。前朝有藩王就藩,於是從藩屬囤積重兵逼宮,因此高祖登上帝位後,便不再讓皇子就藩,只是封王,卻要一直待在京師之中。」
「我,我聽阿孃說的……」蕭鸞默默的低下了頭,十分的沮喪。
嚴蓁見一個粉雕玉琢的孩子垂著光光的腦袋在自己面前,她手指微動,還是摸了摸蕭鸞圓圓的腦袋,安慰道:「你阿孃不是漢人,自然對我朝歷史並不瞭解,約莫還以為是以前那樣吧。」她聲音不自覺的放的十分溫柔,就連一向冷淡的臉上此刻也帶上了一絲笑容。她似乎覺得蕭鸞小腦袋的手感不錯,又摸了摸。
蕭鸞大驚失色,不知今天是犯了什麼太歲,個個都喜歡摸自己的腦袋瓜。她急忙用手護住自己的腦袋,蹦躂起來,連聲道:「我我我,我要去練刀了!我還有書沒有讀完!」
她說完轉頭就跑,衝到了門口,又似乎想起了什麼,急忙迴轉身,朝嚴蓁躬下身道:「母親安,我走啦。」
嚴蓁看著蕭鸞飛快地跑遠了,只隱約可見這小小的孩子還抱著自己的頭的傻樣。她愣了愣,終於忍不住放聲笑了起來。這笑聲是難得的暢快,只覺得心中多日的鬱悶都隨著這笑聲煙消雲散了。
「自從六郎來了以後,娘娘的笑容就比以往多多了。」綺羅在一旁看著嚴蓁的模樣,心中也十分高興,便打趣道。自從綠漪被分到蕭鸞那裡,嚴蓁就提了綺羅作為自己的貼身大宮女,她在嚴蓁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