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2/2 頁)
然而,九月一日上午,這種聯絡方法沒有起多大作用。因為&ldo;強擊機&rdo;自己選擇了目標。瓦爾特&iddot;西格爾上尉的第七十六俯衝轟炸航空團一大隊一大早就飛向維盧尼要塞。而第七十七俯衝轟炸航空團一大隊被第二航空師派去轟炸盧布利尼次碉堡群。
里希特霍芬終於沉不住氣了。十一點,他叫來他的鶴式專用聯絡機,帶上望遠鏡和地圖,駕著飛機從前線指揮部旁的一塊馬鈴薯地裡起飛了。他要親自去前線低空偵察。他看到德國步兵在進攻潘基村,波蘭士兵正用機槍進行猛烈的抵抗。德國士兵一個個前赴後繼地倒下去。里希特霍芬的聯絡機在戰線上空盤旋的高度如此之低,這一切,他都從遠處看得清清楚楚。
一不小心,鸛式飛機越過了國境,遭到波軍對空火力的抗擊。波蘭士兵的射擊很準確,方向航中彈,油箱也被打漏,汽油噴灑在空中形成一片油霧。
&ldo;油箱這玩意兒要是著火的話可就……。&rdo;里希特霍芬緊張得臉色刷白。但他並沒有張慌失措。運氣總還算不錯,他好不容易拉起受傷的機頭,成功地衝出步兵火力網,逃到安全地帶。
他駕駛著飛機轉一個大彎返回國境。就在發動機發出近於空轉時的喘振聲的危險時刻,飛機降落到前線指揮部的旁邊。
這位德國空軍戰術指揮官由於麻痺大意,險些在開戰的第一天被擊落。而他偏偏又是一再禁止部下&ldo;在敵方戰線上空進行無意義的低空飛行&rdo;的那位里希特霍芬。幾年前,在他任空軍技術局研究部長時,他還以同樣的理由,即&ldo;低速飛機在低空最容易遭到敵高炮的攻擊&rdo;,堅決廢除了研製俯衝轟炸機的提案。里希特霍芬認為,在戰時,二千米以下不便進行俯衝。然而,正是他一再反對的俯衝轟炸機,後來卻成了他最強有力的武器。這倒是一個歷史的諷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