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2 頁)
即轟炸機、俯衝轟炸機、強擊機,執行了真正的空中攻擊任務。
戈林把空軍全部戰鬥力的三分之二投到了東線,加上擔任西線警戒的其餘三分之一,到九月一日,第一線各類飛機共有二千七百七十五架。其中百分之四十,即一千一百八十二架是裝載炸彈的飛機。
從這個數字可以得出下述三個結論:
一、戰爭開始時的德國空軍出人們想像的要弱得多;
二、它還不是真正的進攻性部隊;
三、它在希特勒發動戰爭的初期,充其量只能在短時間內,在一條戰線上的&ldo;閃電戰&rdo;中起作用。
然而,決定空軍的作用或優勢的,不只是飛機,也不只是現代技術。在開戰前的一九三九年五月末,德國空軍總參謀長漢斯&iddot;耶順內克少將曾警告說:&ldo;諸位,請丟掉幻想吧!無論哪一個國家在空軍裝備上都想超過對方,但又總是處在大體相當的水平上。誰也不能永遠保持技術領先的地位。&rdo;
這個觀點在一九三九年的德國被認為是異端邪說。當時耶順內克曾以&ldo;總參謀部視察西里西亞&rdo;的名義,在沃波累西面的寧靜的溫泉療養地薩爾斯的一次軍官會議上,對三軍的高階將領闡述了這個見解。
對德國空軍由於在數量和技術上佔優勢而過於樂觀進行警告的耶順內克有一個清楚的目標。他說:&ldo;空軍是有它的戰術的。但這些還都是不成熟的、前所未有的。我們必須在這方面動腦筋想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對敵人的優勢。&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