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軌跡模型,潛射導彈!(第1/4 頁)
第171章 軌跡模型,潛射導彈!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做出來一套高效的模擬模型。”
趙秉志在說完現有的模型效果並不理想之後,帶著一絲無奈地說道。
現有的彈道導彈飛行軌跡預測模型的資料基礎,主要還是來自於東風-5。
因為這款彈道導彈國內已經服役了較長的時間,各方面的資料已經摸索的很清楚。
所以在進行模型建設的時候,主要也是參考了這款導彈的軌跡引數。
因為國內導彈防禦系統第一批次將要面臨的導彈,都將是射程超過一萬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
這也是為什麼選取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的引數來進行模擬的重要原因。
“主要問題出在什麼方面?”
張星揚有些不是很明白,雖然這種洲際彈道導彈在中段飛行的時候,速度也能夠達到十馬赫左右的超高速度。
但是,因為這都是屬於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所以在彈道方面都還是拋物線彈道,並且因為並沒有考慮到導彈防禦系統的問題。
所以在機動防禦方面,並沒有進行特殊的開發。
它們的主要作用,還是將大質量的核彈頭,運送到敵對城市。
而這些,都是超過百萬噸當量的二代核彈頭。
“主要還是初始軌跡資料引數方面的準確率不高。”
這個問題其實出現的有點超乎他們所有人的意料。
對於趙秉志他們所帶領的團隊來說,這方面的工作他們從來沒有做過。
所以在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
而張星揚也是沒有想到,畢竟在他的腦海之中初始引數的幾乎是不會出錯的。
不過很快,張星揚就明白了過來。
這個問題,詳細說起來,其實還是他自己的問題。
因為趙秉志他們的初始軌跡資料來源,其實是偵察衛星。
但是因為之前國內並沒有專業的導彈預警衛星。
所以這方面的資料來源,偏差度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洲際彈道導彈的偵測工作,在這個時候幾乎都還是依靠高敏度紅外偵察裝置,但是現在太空衛星之上的紅外偵察裝置的敏度和精度都不是很高。
這個時候的導航衛星,能夠做到十米級別的精度,在國際上已經算得上是很先進了。
目前無論是國內的北斗衛星,還是覆蓋地區最廣泛的GPS衛星,都只能夠做到這個級別。
但是對於導彈軌跡預測來說,這個精度實在是太低了。
要知道,洲際彈道導彈的直徑,雖然相比較於那些射程只有幾千公里的彈道導彈大了很多。
但是也只有三四米的直徑。
而想要反導系統準確的命中目標,這就要求預測精度最低最低也要有兩米。
否則是很難直接摧毀對面來襲導彈的彈頭。
這就對導彈在起飛時的資料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就好像是,在平地上走路,即使初始的角度僅僅只是偏差了一度,但是在你走出去一公里的時候,也有出現巨大的偏差。
所以對於導彈預測模型來說,初始資料的偏差過大,幾乎是不太可能得到精確的軌跡。
不過在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張星揚也很無奈:
“資料精度的問題,暫時還沒有辦法給你們解決。”
“我們的高敏度紅外偵察衛星,還需要最少半年的時間才能夠研發完成。”
“就這還是我給了衛星研究所很大壓力的情況之下。”
“就算是衛星研製成功了,但是從發射到正式投入使用最少也是要一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