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弟子誰當先,二嬰爭一王(第2/6 頁)
琅琊王算不算儲君,
琅琊王位該給誰。
晉王壓了壓心中的怒火,
問道,
“元規,那你怎麼看?”
庾亮自然也不能去接這個鍋,
說道,
“大王,
既然禮制上諸侯王沒有三年之喪,
那就讓丁郎中令服心喪,
這樣既不違制,
也能照顧到丁郎中令的忠心。”
晉王點了點頭,又問道,
“那你看,
耀祖該不該繼長樂亭侯的嗣位哪?”
庾亮見實在躲不過去了,
知道晉王就是想透過自己的嘴,
說出——
耀祖當封琅琊王,
而那個爹死媽寄居的安國,
就賞他個長樂亭侯。
這種出力不討好,還捱罵的事情,
庾亮自然是不會做的,
想前想後了一陣,
說道,
“大王,
臣覺得兩位王子還都在襁褓之中,
賢德孝才,還看不出來。
倒也不用太著急定下嗣位。
不如就讓丁郎中令,
共同教導二位王子,
等二位王子到了年齡,
自然就分出來了。”
晉王還是比較滿意這個說法的,
只要沒有一錘子敲死,
那耀祖就還有希望,
來繼承這個太子之下,
最重要的王位。
“元規這個想法好,
那就由琅琊國的賢士共同教導,
等二子成年了,
再來定誰繼長樂亭侯,
誰繼琅琊王。”
這麼回答,
其實也是司馬紹和庾亮商量後的結果,
司馬裒的葬禮一拖再拖,
就是卡著這個琅琊王的王位,
到底是安國,還是耀祖。
琅琊國的那些官吏們,
自然是希望安國繼位,
但晉王這邊,
自然是希望,
把最好的王位,
留給耀祖。
而司馬紹這邊哪?
他最希望的是——
最好不要有琅琊王這個王位,
畢竟這是晉王之前的王位,
要說它是嗣君,
甚至都能說得過去。
這麼一個極具危險的儲君爭奪者,
司馬紹當然不希望那麼快就定下來,
最好是再等個十年八年,
最好是安國耀祖旗鼓相當,
把琅琊國的勢力一分為二,
這才最妙。
庾亮給出的答案,
不是最好的,
卻是三方都能接受的。
晉王沒給小兒子爭來王位,
心裡有些不快,
揮揮手就要散朝。
這時候,
王羲之不得不站出來——
好傢伙,
尚書檯的策試就什麼都沒問,
這殿上還是?
這晉王不是給自己正名,
還幫著刁協繼續抹黑自己?
“大王,臣的策試?”
晉王抬眼看了看,
王羲之站在下面,
已經出落成翩翩公子模樣,
再想想自己的黃鬚太子,
那份血脈,
總覺得不太配這面前的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