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第1/2 頁)
關鍵還是要看勝敗,勝則應者雲集,敗則一鬨而散。現實就是這麼冷薄、勢利、殘酷,為了自己的身家,為了族人的安全,敢於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畢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朱永興並不準備用什麼大義名分來讓各方依附,他覺得用行動更有說服力,用不斷的勝利更能爭取人心。
夜已經深了,屋內依舊燈火通明,朱永興與那嵩、吳子聖等人還在商議佈置著元江戰役的作戰計劃。
「九月二十五,是計劃舉旗起義的日子。在這之前,昆明清軍不動,元江亦不動,就這麼耗著。」朱永興沉吟了一下,又補充道:「其實,準備工作已經差不多了,早幾日晚幾日也沒有關係。但為了策應大局,還是儘量往後拖延為好。」
那嵩點頭稱是,他已經知道了明軍的整個計劃,先西後東,連續作戰。這樣的話,拖延起義時間對元江是有利的。如果提前舉旗,便可能要面對昆明清軍的全部壓力,若滇西先動,則可以牽制清軍。
「城防還要加強。」陳國公吳子聖想了想,笑道:「殿下所授之法,末將初時還不覺怎樣,但每日走在城頭,看著城牆的變化,越想越覺得威力奇大。可惜時間倉促,只能用土木構築,若是用青磚大石,那絕對是堅不可摧。」
朱永興對吳子聖的恭維淡然一笑,說道:「再堅固的城池,再完善的城防,也需名將指揮得當,方能發揮威力。陳國公,還有諸位將軍,這元江攻防吾交給你們才能放心啊!」
吳子聖、李承爵等人趕忙拱手謙謝,紛紛表示不負殿下所託,必要以死相報。
朱永興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戰元江,而不只戰於元江。要把戰場拓寬拓廣,才能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所以,元江外圍的險要之地亦要立寨設防,以土兵為主,以明軍為輔,且戰且退,以戰代練。」
「殿下所言甚是。」那嵩見識了明軍的戰力後,自傲之心已經消減了不少,對手下土兵的戰鬥力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土兵久已未戰,雖有陳國公等督促訓練,戰陣經驗仍缺乏,當以小戰磨練之。」
朱永興含笑點頭,繼續說道:「敵後騷擾襲擊的任務當由本地土兵承擔,利用熟悉山林地形的優勢。擾敵、疲敵、阻敵、困敵。在騰衝時,猛山克族和擺夷族相配合,便做得不錯。吾會留下兩百猛山克族勇士,他們對此頗有經驗,再有土兵相助引導,當有收效。」
「當在山林隱秘處多設營地,多儲乾糧。」陳國公吳子聖參加過騰衝之戰。對此也有了經驗,補充道:「新運到的手榴彈極好,不需點火,使用方便,可多與襲擾部隊。守城呢,用點火的舊式炸彈也可。」
「陳國公想得周到。」朱永興贊了一句。說道:「還有地雷,派出一些明軍指導,也在外圍戰中多加使用。吾還會留下一部炮兵,二十門轟天炮,如此防守元江,當更為穩妥。」
那嵩面露喜色,轟天炮的威力他在安南是見識過的。但為了儘量保密,朱永興雖然答應了派炮兵助戰,但一直沒落實。現在,他的心可以放下大半了。
「還有一種小炮,機動性極強,最適在山林等複雜地形中作戰。」朱永興又給那嵩等人添了個驚喜,「給元江留二十門,只是彈藥不多。便留下兩個工匠,在元江製造好了。」
這種小炮更接近於後世的迫擊炮,也是轟天炮的縮小版,口徑小,重量輕,一人就能背起。只不過射程短,只有一百多米。
「多謝殿下。」那嵩原本對朱永興先不傾力援助元江。卻要移兵滇西作戰,在心裡還有些不滿,但現在算是毫無怨言了。
留下炮,留下炮兵。就相當於朱永興已經變相應允元江土兵以後可以擁有這些武器裝備。製造起來不複雜,炮兵的學習和組建,那就要看那嵩等人的能力和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