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秘製蚯蚓開售(第2/3 頁)
兩種收入從本質上來講完全不同……賣雞蛋的錢屬於毛利,轉手買成麩皮、飼料、玉米,基本不掙啥錢。
蚯蚓則不同,除蚯蚓盒是用錢購買的外,其餘都算淨利潤。現在剛開始,照這個勢頭下去,單單賣蚯蚓,月入過萬不是夢,想想還有些小激動。
隨著出貨量增大,肯定有人會探尋秘製蚯蚓來源,蚯蚓池也該開挖了。
徐磊計劃前期挖幾個210米的長坑,上邊用石棉瓦蓋頂棚,防止下雨時蚯蚓逃竄。坑裡邊添上空間土壤,當蚯蚓養殖原池。
當然後期根據銷售情況,還可以繼續擴建。
徐磊這邊正忙乎,徐媽騎著三輪車來到果園旁,後邊滿滿一車爛青菜葉子,是剛從鄰村一個種菜大戶那裡拉的。
“磊子,你又弄啥呢?”看到兒子在菜地旁邊鼓搗,徐媽忙停好車子問。
“挖蚯蚓池,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徐磊回答一句,忙從菜地裡走出,幫著母親搬運菜葉。
“你真準備賣蚯蚓,咋可能有人買。”雖然兒子近段時間送出去的蚯蚓不少,但是徐媽總感覺不靠譜,有些瞎胡搗。
在她的觀念裡,蚯蚓這東西在農村到處都是,隨便用鐵鍁挖兩下,能找十幾條。之前那些釣魚人上門討要,更多是好奇。
“媽,你資訊落後了,今天我光蚯蚓就賣三百多塊,還有人沒買到。”為增加自己的說服力,徐磊特意開啟威信,讓母親看群裡的留言和紅包。
看過資訊後,徐媽陷入深深懷疑當中。
農村有句俗話叫“逮魚捉蝦,耽誤莊稼”,在老一輩農民眼中,這是不務正業人才乾的事情,徐媽也受到傳統觀念影響。
所以對於釣魚人花費大價錢購買蚯蚓的行為,實在不理解。
真有那錢,直接上街買條鯉魚吃多好。而且人家管殺管刮魚鱗,省工省時。幸虧她不知道有種地方叫黑坑,否則更會覺得不可理喻。
不管理不理解,見兒子賣秘製蚯蚓能掙錢,徐媽也來了勁頭,趕忙拿起釘耙道:“我幫你”
“媽,不用,你回去照顧我爸,家裡離不了人。”徐磊忙勸道。
他現在力氣越來越大,挖幾個蚯蚓池連汗都不出,哪肯讓母親勞累。
不過徐媽一再堅持,徐磊只能任其忙碌。
眼瞅著到飯點,徐媽才停手。
倒是徐磊想起一件事情,轉身回屋,端出十來個雞蛋。
“媽,這些雞蛋你做飯時炒了”
“咋突然想吃雞蛋,幾個月你還沒吃夠?”
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反胃。
從養雞開始,徐媽每天都和雞蛋打交道,吃夠夠的。
“這些不一樣,那兩隻柴雞產的,我想看看味道有啥區別……”徐磊指了指旁邊雞籠內器宇軒昂的母雞。
那兩隻就是做試驗的柴雞,徐媽也知道。
最初徐磊只想知道秘製蚯蚓是否對柴雞有較強的誘食效果,後來又觀察它們長期服用餌料是否會發生變化。
結果很明顯,首先產蛋量提高。
接連七八天時間,兩隻柴雞每天一個雞蛋雷打不動。
很多人想當然以為母雞每天都會產蛋,其實是錯誤的,影響家禽產蛋的因素很多。
拿散養柴雞來講,一般兩天左右產一枚雞蛋。即使高峰期,也不能保證每天都產蛋。一年算下來,產蛋量在160枚上下浮動。
另外,這兩隻母雞產下的雞蛋個頭明顯要比散養那些大。
徐磊接手養雞場幾個月時間,對柴雞蛋重量也很熟悉。
尋常柴雞蛋重量在40--50克,基本上十個有一斤左右。
而缽子裡這些不同,每枚將近70克,和鴨蛋差不多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