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太皇太后張氏。 為大(第1/2 頁)
“什麼?大明戰神?!”
“真是咱的好重孫,這評價比咱都高!”
朱棣的臉都樂出了花,笑的極為開心。
一副炫耀的樣子,讓朱元璋看的有些牙癢癢。
“不過呢,這次去,朱祁鎮不是主角!”
“主角是他的皇奶奶,也就是你朱棣的兒媳婦。”
朱棣聞言想了想,有些疑問的道:“什麼意思?”
“是咱高熾的媳婦?”
“為何是她?”
朱元璋聞言也有些迷惑,搞不明白為何是個女人當主角。
“這張氏,可謂是個人才。”
“朱祁鎮登基的時候只有八歲,尚不能理政。”
“基本所有的朝政問題都是由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共同治理的。”
蘇晨剛說了兩句話,就被朱棣打斷了。
“什麼?”
“你這意思是,咱高熾的兒媳專權了?!”
“她一介婦人怎能手攔朝綱?!”
朱棣不滿的道。
而且一旁的朱元璋也在開口,皺著眉道:“這三楊又是何人?”
“既然是大臣,為何還敢於張氏共同治理朝政?!”
“莫不是貪圖權利之輩?!”
聽到二人的話,蘇晨立馬不樂意了。
“閉嘴,聽我說完!”
“三楊就是三位朱瞻基在位時期的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史稱”三楊“。三楊擔任內閣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得大明朝國力鼎盛。”
“可以說,正統年間的穩定,一半都是三楊出的力!”
朱元璋聞言立馬摸了摸鬍鬚,開口道:“原來如此。”
“倒是忠臣能臣,但也不是和張氏勾結的理由!”
朱棣聽後皺著眉頭點了點頭,一介女流怎可手握大權呢?!
他表示贊同朱元璋的話!
“正統元年,朱祁鎮登基後年僅八歲,不能理政,”
“所有政務都是由三楊處理,然後由張氏批覆,才換來了正統年間的穩定。”
“為了更加方便,朝中大臣提議,讓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
蘇晨話還沒說完,便聽朱元璋怒拍桌板的聲音。
“狐鬧!”
“簡直是狐鬧!”
“再怎麼樣,也不可讓婦人垂簾聽政!”
“真當我大明無人了?!”
“若是後戚作亂,那朝政如何處理!”
蘇晨聞言立馬皺起了眉,衝著朱元璋喊道:“你到底聽不聽?!”
“在插話我就自己去了!”
“咱這不是心急嗎,你說你說。”
朱元璋尷尬一笑,忘了他面前的人是蘇晨,繼續訕笑的道:“你快說,咱保證不插話了。”
蘇晨見狀才緩了一口氣,繼續道。
“面對大臣的提議,張氏沒有同意。”
“不僅嚴詞拒絕,並且怒叱大臣以後不準再提此事。”
“太皇太后張氏不僅不垂簾聽政,還不重用自家人,甚至不允許外戚張家干預國事。”
“有些時候還不準外戚張家參與朝政。”
“正統年間,皇帝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使的王振權利過大,張氏有事無事就要時刻怒罵王振,使得王振在張氏掌權時期,只能縮著腦袋做人。”
“可以說,正統年間,你們朱家的天下,是這位張氏撐起來的!”
蘇晨幾句話說完,場皆是無言。
“高熾倒是娶了個好媳婦。”
朱棣淡淡的道。
“那這樣說,咱這個孫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