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瞞天過海(第3/4 頁)
魯肅、徐庶、劉曄三人早在裡面候著,待分賓主落座,高寵鄭重道:「正如大人適才所說,今日詔書之事也是如此,非寵有意抗旨不遵,實乃以寵之愚見,擬此御詔之人非皇上,而是曹司空耳!」
孔融的心這時已被高寵感同,只應道:「刺史大人猜得不假!」
這時,一旁的劉曄道:「究江東戰事,實非我家寵帥所願,乃是孫策蓄意偷襲而起,自建安元年以來,寵帥治豫章歷三年餘,風調雨順、百姓安定,四周流民多附之,廬陵、桂陽、零陵、廬江諸郡多歸附,此世之有目共睹耳!」
劉曄乃是漢室宗親,說話的份量自比其它人要大一些,孔融在朝中,也曾聽得高寵的業績,當下心有所動。
高寵見孔融神色緩和,又道:「寵有意報效朝廷,昔屬郡地處偏遠,故一直無緣面見聖上,這一次的事情還望大人能多加體諒,回許昌之後能在皇上面前多加美言。」
孔融本是狂放之人,適才聽高寵說隨從中有曹操的暗探,心中已是不爽,這時聽得劉曄、高寵之言,心中已自相信。
他道:「汝等境況融雖明瞭,然抗旨不從,亦是欺君之罪?」
高寵道:「御詔之事寵當不會為難大人,時下江東稻穀將收,與孫策之恩怨寵會先置一旁,待稻穀盡收之後,再舉兵討伐。」
孔融聽得高寵言語間處處在為已著想,展顏大笑道:「世聞江東有鮫龍出海,今日一窺真面,果不假矣。刺史大人放心,聖上、司空兩處融自會妥為說辭。」
「來——,請飲了此酒為孔大人接風!」高寵端起酒樽,一飲而盡。
孔融素來好酒,此時早聞著陣陣酒香,當下也是一飲而幹。
孔融喝罷,笑問道:「此酒勁道綿長,入口醇香,至腹中似有江南絲竹一般聲聲繞樑,餘音不絕,但不知是何釀製而成?」
高寵與身旁的魯肅相視一笑,道:「不知大人可曾聽說江南的美酒:桂花七里香。」
「桂花七里香?」孔融細品問道。
魯肅笑道:「八月桂花飄香,這酒的釀製方法是:把那些開滿枝頭的花朵摘下,放到日頭底下曬乾,然後和著用泉水釀製經年的甜酒,泡製到一處,再加上若干的輔料,就成了這桂花酒,而這酒據說開壇後,酒香能飄出七里之遠,故因此而得名。」
高寵見孔融聽得入神,又指著旁邊的好幾罐封口的酒,道:「這邊的酒是送與大人的,待明日一早我便差人與大人送去。」
「如此就不客氣了!」孔融正暗自嘆息一小樽不過癮,倏然聽到高寵有意相送幾罐,自是大喜過望。
第二天,熱熱鬧鬧大張其鼓的朝廷特使孔融在驛館收拾行裝之後,便匆匆起身返回許昌,而白日與孔融言語不睦的高寵甚至沒有前來送行,只遣了陳登和劉曄相陪著。
建安三年九月初,許昌,司空曹府。
剛從宛城徵戰回來的曹操瞧著案几上的一份上書,眯起一對陰沉的利眼,一根一根的捻著頜下的短須,他的臉上黑鬱鬱的,看不到是喜是憂。
在他身旁,坐著的是曹操倚為智囊的謀士郭嘉。年紀在二十五六上下、白麵無須的郭嘉看上去有些疲憊,在兩頰處的陣陣潮紅更是顯示出一種病態來。
關於孔融這一次出使江東的遭遇,曹操身邊的程昱等眾多謀士都認為高寵只是一個草莽匹夫,充其量也不過和呂布一般,徒有勇力而無甚謀略。
唯有曹操和郭嘉不這麼認為。
「孔融晚上曾離開驛館二個時辰。」對於孔融晚上暫時的失蹤,曹操已接到暗探的密報,但孔融到底去了哪裡,又和什麼人見了面,曹操從暗探那裡卻再已得不到更多的訊息。
孔融究竟去了哪裡?現在,除非孔融自已講出來,曹操已無法知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