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1/4 頁)
信王見劉宗周說起能力,於是問道:“請問劉大人是怎麼理解能力的?你的理解能不能讓人們信服呢?”
劉宗周說:“我認為最能體現一個官員能力的地方在於兩個一致,一個是上下一致也就是皇上要求的那樣能讓上下都滿意,另外一個就是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不走樣。”
錢謙益這時候想起了開始跟天啟的對話,於是介面說道:“開始皇上也說起上下一致的事,認為上下一致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可以說目前大明很少有官員能做到這一點。劉大人說上下一致是體現一個官員能力的地方,真要認真起來是不是就說我大明的官員目前都是沒有能力的人?下官也許沒有理會到劉大人的精義,請劉大人不要見怪並多多賜教。”
劉宗周笑道:“無妨,其實說目前大明的官員很少能做到上下一致,這話還是留了情面的話,真要認真起來可以說目前大明的官員沒有一個達到這個標準。我想起當年皇上成立聖學院後說起聖學院名稱的起因,說的就是要讓聖學院裡的官員最後都成為聖人,但是直到現在也沒見誰說他達到聖人的標準,光是沒拿過一文多餘的錢這一條就沒人做到。是不是就說皇上定的標準沒有用呢?我看是有用的,很多聖學院中的老臣都在嚴格要求自己,這就是作用所在。”
錢謙益緩緩點頭說:“下官明白了,做到上下一致可以說是有了一種大能力,而只要向著那個方向走就是有了小能力,不知道下官理解得對不對?”
劉宗周說:“大致是不錯的,主要還是在具體事務上的具體體現,我認為就上下一致這事上應該分為三種境界。比如說一個官員對上面的要求能夠全部完成,對下面的需要能夠全部滿足,我們就可以說他做到了上下一致,當然這種情況幾乎還沒有。第二種就是一個官員做官做得通透,上面的要求如果他無法完成,他會盡量向下面傳達到求得下面百姓的理解,特殊情況下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還是有必要的,反過來當下面的要求他無法滿足時,他也會盡量向上級反應也就是常言說的為民請命。”
楊漣這時候皺眉說:“第二種已經是做官之人的起碼要求了,達不到這個標準的官員那還是人嗎?”
楊漣這話讓包括錢謙益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敢認同,在目前的大明官場流行的就是欺上瞞下,真能做到上呈下達的官不是沒有而是不多,連錢謙益自己都認為自己很多時候做不到。如果是其他人這麼說錢謙益還會暗中鄙視這人虛偽,但是楊漣一貫立身甚正所以錢謙益只會暗自佩服。
劉宗周這時說道:“當然有第三種,這種人就是居中得利的官員,上面有什麼好處撥下來比如說什麼救災款之類的錢,他會從中截下一些自己用,而下面百姓交的稅收他也會多收一些吃上一口。就算這樣的人也分兩種,一種是撈了好處的同時還為百姓做點事,這種人太多的話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聽之任之,另外一類人就是隻管撈錢從來不做好事,這類人可以說是敗類中的敗類應該大力清除的。”
高攀龍就是管官的,劉宗周說的這幾類人他都有所聞,以前他也是疾惡如仇見到撈錢的官就恨不得一個個拉出去全宰了,後來對大明的官員有個全面的瞭解後,他發現真要宰的話估計大明的官員會立即死一多半。他想了想說道:“我們都察院管的就是官員的品行,像劉大人說的那種只撈銀子不做好事的官,我們是見一個抓一個絕不留情。但是對那些撈得不兇還能做些事的人,我們也只有慢慢警告罷了,真要全部清除那是清不完的。”
信王沒興趣知道為什麼清不完貪財的官,因為他多次聽過‘水至清則無魚’的話,大明的官場經過幾百年的演化已經有了很多陋習,要立即有所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得到的,至少現在要人做事得說好處,沒好處幹起事來都沒精神。
信王見劉宗周只說了個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