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還是被套路了(第1/4 頁)
(4200字的大章,相當於兩更啊,等於今天加了一更,更四章了,這章量大管飽,大夥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
“那,子雄,作為導演你怎麼看待中國與美國在電影製作上的差距與區別?”把電影的大問題聊完,尹子雄身上最值得聊的可能就是中美電影體驗者的話題了。
這文案做的是有針對性的。
“這又是一個大話題,說實在的,我們與好萊塢目前的區別與差距主要就在電影工業體系上的區別與差距,人家好萊塢現存的運作模式都是上百年的,所以他們的工作流程,人才儲蓄,新人培養,影視創新等各方面的機制都比我們完善與成熟,這是當下中美電影的最大區別與差距。”
“當然,曾經我們也有這麼一套機制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各大電影廠最頂盛的時期,我們除了拍攝裝置與題材類別等有限的幾個方面落後於好萊塢,在人才,後期,機制等各方面不算很差的,不說媲美好萊塢,在全球也算得上是電影工業產業鏈健全的第一檔的存在。可惜了,全垮了。”
“所以,像現在我們的燈光、攝影、美術、道具、服化、爆破隊、特技車隊、後期製作等很多方面都落後於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就是我們的人才斷層了,我們的各大電影廠垮了之後,幾十萬的電影技術工人就消失了。”
“再比如說在故事的創作上,好萊塢在研究故事及電影劇本上深入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把劇本總結成了36種故事模式,還分成了三幕式結構,十五個段落。而且規定了五分鐘一個小爽點,十分鐘一個大爽點,三十分鐘一個故事的重大轉折點。大家看,這都流程化成這樣了,這也是工業化的一種表現。有些人看不起這些流程化的東西,但它很管用,是好萊塢花了上百年總結出來的。”
“所以,我們看好萊塢的電影總是那好看。因為他們在研究觀眾。”
“而我們在研究評委。”朱君適時的插了一句話。
尹子雄豎起了大挴指。
“啪啪啪”觀眾鼓掌。
“我們都知道產品的工業化就是流水線生產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那電影工業化是不是等於了流水線複製幾乎一模一樣的電影了呢?那豈不是說我們看到的電影就是重複的作品?電影的工業化與電影思想性藝術性以及創新的關係在哪?”
尹子雄為朱君鼓掌,這個問題很核心,也很關鍵。很多人老是在想天天喊電影工業化,但電影不可能百分百工業化,這兩者到底怎麼共存與平衡的?
“朱老師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複雜,但也很簡單。因為舉一個例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說,造汽車。汽車是由上萬個零件組裝起來的,那汽車從設到生產是如何運轉的呢?有好的的汽車工業化基礎的國家,他們設計汽車的人或者創新汽車的人根本不用去考慮他們設計創新的這些零件能不能生產,他只考慮這些零件做出哪些調整後更加適合他的設計。”
“如果一個國家的汽車生產做到了這種程度,那就只需要設計師出一張圖紙,然後就會有成熟工業鏈上的供應商幫你生產出專業的零件出來,然後你的新汽車就造出來了。這就叫你們國家的汽車工業很完善與成熟。如果不能,就是這個國家的汽車產業沒有工業化。比如設計師有非常好的想法,但他實現不了,為什麼,因為他要的玻璃供商生產不出來,他要的輪胎供應商生產不出來,他要的別的什麼,現有的供應商統統生產不出來。這就叫這個國家的工業化基礎很差,不說這個國家生產的汽車質量怎麼樣,最起碼這樣的國家汽車工業創新是發展不起來的。”
“電影也一樣,比如說中國一個導演或者編劇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科幻電影劇本。但是,道具師做不出他想要的鎧甲,武器與外星飛行器。美術師做不出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