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杜並記述:&ldo;這時,廣大人民群眾仇恨日寇的情緒爆發了,一擁而前,肢解了那六名日寇。我們收工(當時杜所部官兵在鐵道東側修築工事)回宿營地時,沿途樹木上,有的掛著耳朵,有的掛著胳膊、手或腳。&rdo;
由此可見,當時泊頭守軍確曾擊落日軍轟炸機。
29軍老兵王自治
29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杜守謙回憶南苑撤退中佟帶兩名衛士,牽著一匹黑紅色戰馬,杜等四名學生兵與其同行。在大紅門遭到襲擊的最後時刻,杜跳入路邊六七米深的水渠泅渡逃生,佟麟閣將軍卻奮勇指揮所部反擊,直到壯烈戰死。杜寫道:&ldo;我輩相形之下,至今思之,猶覺汗顏萬分!&rdo;
從杜守謙的回憶來看,擊落日軍轟炸機的時間,應該在1937年中秋節以後、滄州失守之前。經查,1937年的中秋節為9月19日,而9月28日,日軍經七天激戰,奪取滄州外圍要點姚官屯,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下令放棄滄州。因此,王自治所述擊落日機當在19日至28日之間這十天。
這就給了我們尋找日軍作戰記錄較好的依據。
當時,在華北與中國軍隊作戰的日軍航空兵隸屬於7月26日成立的臨時航空兵團司令部,下屬共計24個中隊,包括8個偵察轟炸中隊、7個戰鬥機中隊、4個輕型轟炸機中隊和5個重型轟炸機中隊。根據被擊落的日機乘員數量來看,這應該是一架重型轟炸機。
日軍在華北的重型轟炸機隸屬於第10、第12兩個航空聯隊。9月20日,日軍第12航空聯隊曾空襲了泊頭的中國第一集團軍(即原29軍宋哲元部)總部,在戰鬥中損失一架轟炸機,另有兩架帶傷。
這架被擊落的日機,根據1937年日本陸軍編輯出版的《忠烈偉勛錄》記載,即第12聯隊所屬的陸軍航空兵飛行曹長番匠吉乘駕駛的轟炸機。
日軍記載這位曹長的光榮事跡是發現了第一集團軍指揮部所在的裝甲列車,在被地面火力擊中後沖向中國裝甲列車自爆而死。
其實這純屬偽造戰績,真正是品質問題。29軍原有兩輛裝甲列車,在豐臺以南因為鐵道破壞被日軍俘獲一輛,另一輛(也就是泊頭這一輛)一直繼續戰鬥,在姚官屯之戰中巡邏在49軍與39師戰區的結合部上,曾給日軍重大打擊,並沒有在這裡被擊毀。
下面的事情有幸有不幸。
幸的是我剛好對《忠烈偉勛錄》裡面幾張重要圖片翻拍過,其中正好包括悼念番匠的一頁。不幸呢,則是我當時對這本書並不重視,翻拍也不認真,於是大家只好歪著臉看番匠軍曹的形象了。
這四句詩的內容是:許國一身何顧損,滄州城外氣悽然,炮丸飛突敵營碎,遺烈惶惶期瓦全。
多少有些平仄不調,但基本描述清楚了當時的情景。
由此,我推測王自治老人等當時的射擊可能是擊落一架敵機,另外擊傷了兩架,而不是擊落兩架敵機。
悼念番匠軍曹的文章‐‐《撞擊敵裝甲列車,壯絕自爆的勇士》,有番匠軍曹的一張照片,還有他的親友為了悼念寫的一首詩。雖然看起來有些模糊,文字仍然依稀可辨。
在回憶文章中,杜守謙認為,這次擊落敵機,可能是劉多荃所部建功。因為劉是當時泊頭各部隊中唯一裝備有高射炮的。
我的理解當時可能對空射擊的單位較多,對於戰績的確定,或許出現了&ldo;各行其是&rdo;的情況‐‐當大家一起開火的時候,你很難斷定是西北軍的重機槍,還是東北軍的高射炮打中了敵機。
最後,也許我們可以繼續考證一下,被擊落的日軍飛機,究竟是什麼型別的呢?這一點,在悼念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