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人物長相解析性格 > 第15章 精明的佈局

第15章 精明的佈局(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劉備聽到這裡,心中猶豫不決。

如果照此行事,袁紹即使不願,也必須照辦,畢竟面子工程已做足。袁紹找不出拒絕的理由,一旦拒絕,恐怕會使許多人失望。因此,袁紹絕不會冒此風險,那樣他會喪失公信力,後果嚴重,袁紹並非愚笨之人。

再者,像劉備這樣的角色,些許物資或金錢就足以滿足他了。只要給予,就能平息眾議。

“感謝兩位將軍的好意,但這裡仍需人駐守。”此刻,劉備不禁對高遠心生敬佩。

他早料到曹操和孫堅會有此一舉。

而曹操和孫堅讓他回去,就意味著讓他帶領軍隊離開,他們二人將控制這座小城。不得不承認,

曹操和孫堅的如意算盤打得真精。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若在從前,他或許會輕信二人之言,但這次,情況不同了。

高遠早已向他揭示了曹操和孫堅的真實意圖,並教他如何應對。

曹操和孫堅交換了個眼神,然後笑著對劉備說:“玄德兄,你多慮了,這裡有我和孫堅將軍坐鎮,你無需擔憂,可以回聯盟招募兵馬,增強實力,如此才能對抗董卓。”

劉備沉思片刻,點頭認可。

他們的理由無可挑剔,這是確鑿無疑的。正如高遠所預料,他洞察秋毫,深思熟慮,早已預知孫堅和曹操的計劃。

高遠,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他在,何愁無法建立王侯霸業?

劉備暗自慶幸有這樣一位智囊,他應該感到萬分慶幸。

若非高遠,自己恐怕無法到達今日之境地,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一切皆倚仗於他。

"依我之見,二位將軍的提議誠然出於善意,但我看此地的價值遠超袁紹提供的金銀糧械,不是嗎?"

劉備心知肚明,手中握有的軍事重地至關重要,關乎重大利益。

故此,二人覬覦這塊寶地,欲平分秋色。二人之間,利益可均分,三人則無法均衡。

所以,唯有自己退讓,迴歸袁紹的賞賜之中。

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唯有如此,他們才會心滿意足,否則他們必定不會罷休,這是顯而易見的。

他們定會設法說服自己接受他們的提議。

曹操與孫堅交換眼神,深感棘手。

這傢伙顯然精明,他也明白此地的豐厚,目前來說,它是一塊誘人的蛋糕。

只要虎牢關未破,此地便舉足輕重,引來多方垂涎。

但這並非易事,對吧?

"玄德兄,你這點兵馬守護軍事要塞已屬不易,何必強撐呢?"

曹操對劉備的決策困惑不解,當前形勢對劉備極為不利,他的兵力確實單薄。

如此下去,很可能被董卓的軍隊一舉殲滅,若是正面對峙,無疑是自尋死路。

因此,對劉備而言,

此刻回到大本營才是上策。

曹操心中一動,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高遠。

沒錯,劉備能洞察他們二人的意圖,想必是此人策劃的,他故意讓劉備固守此地不走。

但為何要這麼做呢?

雖說現在這裡的確誘人,但在此地,免不了受到孫堅和自己的擠壓。

所以,劉備無法長久停留,畢竟他的兵力有限,這是不爭的事實。 孫堅對此也感到費解。

僅憑劉備手下這點人馬,此時果斷撤退才是智者之舉。

因為他們現在還在好言相勸,之後就不會客氣了。

劉備卻笑眯眯地說:"孟德兄,孫堅將軍,你們大軍駐紮城樓、城門,佔據所有要塞、兵械和糧倉,而我,卻要守住這片至關重要的土地!

目錄
被逼婚,總裁將我娶回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