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8:天為誰春(上)(第1/8 頁)
紹治七年九月,重陽節,秋高氣爽,北京城瀰漫著菊花和茱萸的香氣。
皇帝帶著皇后太子宗室群臣奉太上皇皇太后登萬歲山。
戶部尚書王承裕也在其中,看著朝班中的很多新面孔,想想自己中第,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日子真快。
這三十年來,他進過翰林院,外放過永和省,父親去世,守滿起復後任太常寺卿、太僕寺卿、禮部左侍郎,直到四年前升了戶部尚書。
到家已經不早,看著草木葳蕤,發出了一聲嘆息。
妻子高氏已經去世多年,三個兒子都算出息,相繼出仕,遠赴地方,諾大的院子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空曠。
次日是休浴日,難得休息,承裕騎馬去香山走走,看看紅葉。香山原來以杏花出名,弘治初年的一個秋天,汪太后來這裡,看到沒有楓樹,很是掃興,於是孝宗皇帝派人植樹。
她老人家沒看到香山楓葉成片就去見了世宗皇帝,不過三十年來,這裡的楓林規模已經很不小,是海內頗有名氣的賞楓勝地,太上皇和皇帝每年都要前去。
平時工作太忙,軍費、河工、俸祿、宗室宣慰使來京朝覲都是錢,好在進項也多,田賦、工商稅、國企紅利、鹽稅、茶稅、菸草特產稅,還有分封宗室和宣慰使的貢賦等等,好在太上皇和皇帝都還算節儉,沒有什麼大興土木修房子之類的額外支出,每年還是能夠結餘不少。
因此工作雖然忙,壓力還不算大。
不過前年打海盜,勞師動眾,用錢跟流水一般的;現在水軍改海軍,新設立衙門要不了幾個錢,但是船隻配備、修繕,武器的增加、人員配備都是錢;兵部一直吵著給兵士漲錢,現在外頭日子好過,軍士們月錢多年不漲,將士們確實有怨言;尤其前些年丟了開羅,南方各省土司都在蠢蠢欲動,還要準備打仗的銀子。
承裕在心裡正在默默盤算著朝廷每年的收支,看能不能再漲一點——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真給軍士們漲了錢;吏部估計會要求給官員漲錢,禮部要求給學生漲錢,工部——現在專案都是外包給公司的,倒是不用擔心,不過難免又要說這裡該修那裡改補,也是錢;宗人府到時候估計也要鬧。
想想就頭疼。
剛出門不遠,碰到幾個同僚,有都察院左督御史馬中錫、禮部左侍郎李夢陽、翰林院學士康海、吏部員外郎何景明等人,都是如今有名的才子,互相招呼了一聲:「去哪裡?」
馬中錫笑道:「難得秋高氣爽,準備去香山看看楓葉。」
承裕正想說:「我也想去,要不咱們同行如何?」
哪知道李夢陽壓低了聲音:「王公這是去倫府吧?」
承裕一怔:「何出此言?」
李夢陽笑道:「聽說倫夫人快不行了,您不去瞧瞧?」
他的笑容很是曖昧,承裕喉嚨彷彿被堵住了,說不出話來。
馬中錫皺了皺眉頭:「空同,莫要戲言。」
承裕尷尬的一笑,就此別過。
只是再也沒有心情出遊,怏怏的回家了。
次日不是常朝的日子,皇帝只點了閣臣和九卿御前議事,正說著話,突然內官來,附耳如此,皇帝點頭:「朕知道了,這便去。」
他看了一眼承裕,似乎想說什麼,到底沒說,起駕走了,群臣也只能散了。
承裕走在中間,隱隱感覺到眾人曖昧的目光。
回到部裡,聽外頭喧鬧紛紛,說是帝後起駕出宮了;果然,臨近午時,訊息傳來:倫夫人去世。
承裕正在寫字的手頓了一下。
倫夫人的後事頗為隆重。
建極以來,重臣陪葬配享,已成慣例。弘治初年,章綸去世後,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