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公社竹編工藝社(第2/2 頁)
平米,隨處可見用竹子編成的籮筐。
裡面放著大量的細竹絲。
一共有五十多名編織工。
“李主任,公社向我們公司購買農用三輪車,是為了將這些竹編工藝品,運送到市裡收購部門吧?”
發現工作間後面還有一個門,林凱峰隨手將門推開。
原來是個後院。
後院堆著各種成品竹編工藝品。
都是些竹子編成的椅子,茶几,沙發等大型工藝品。
李朝陽苦笑道:“工藝社的各種工藝品,主要賣給市裡的商業收購部門,他們不負責下來收購,只能由我們想辦法送過去。”
“拿著這麼多大型竹編工藝品擠長途車,車上售票員就算答應上車,也會多收一份票錢。”
“這還算是好的,有時候人家連停車都不停。”
“沒辦法,大家只能靠最原始的方式,肩扛手挑人力搬運到市裡。”
“公社到市裡,一來一回起碼要兩天一夜。”
為了儘快挪動自己的位置,李朝陽是真心想做一些成績的。
畢竟,只有做了成績,才能被上級重視。
竹編工藝社就是在他的主導下開設的。
不要以為只有南方地區大量生長竹子。
東北地區也有著一片片竹林。
建國之前,當地不少老百姓靠著這門手藝換取吃穿。
60年代,各種私人商業活動通通被禁止。
誰敢靠編制工藝品換錢,誰就是留尾巴。
是要受到批判的。
這兩年,風向有所好轉。
李朝陽力排眾議,硬著頭皮搞起來工藝社。
沒承想,效果還挺好。
不過相關問題也來了。
竹編工藝品不僅有小件,更有林凱峰看到的大件。
怎麼送到市裡,成為首要難題。
靠著肩挑手拿,路程就要兩天一夜,還沒算路上的吃喝。
鄉親們沒有多餘的錢住店。
天黑只能睡在荒郊野嶺。
每次出去送貨,總要有幾個人生病回來。
受限於交通運輸,工藝社的收益只能維持溫飽。
李朝陽想要擴大規模,手裡又沒有錢。
一旦有了農用三輪車,再大的東西都能裝下。
持續不斷地送到市裡,拿到商業部門給的錢,就能擴大竹編工藝社規模。
對現在的老百姓來說,竹子編成的各種生活用品和傢俱擺設,才是他們需要的。
像剛才給林凱峰的竹編工藝畫和其他小巧的竹編工藝品。
只有部分領導幹部,知識分子才會買。
也是因此。
工藝社的主要產品方向,一直放在竹床,竹沙發,竹茶几等大型傢俱擺設上面。
“竹編……竹子……”
林凱峰走到院裡的沙發坐下。
李朝陽跟著一塊走進去,小心的說道:“林凱峰同志,你看公社這邊,能不能賒幾輛農用三輪車?”
林凱峰抬手,示意李朝陽先不要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