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為何不問問懷玉(第1/2 頁)
杜如晦和孔穎達在解決吐蕃人提出的難題上進展得還算順利,而李道宗這邊卻遭遇到了不小的困擾。 一下朝,李道宗立刻召集了刑部官員及不良人中的判案高手,向他們傳達了吐蕃人提出的第三個難題。這個難題似乎是有意挑釁大唐的權威,令在場的刑部官員們感到十分棘手。 “大人,這吐蕃人分明是在無理取鬧。”刑部侍郎沉聲說道,眉頭緊鎖,“他們自己聲稱,車輪高度以下的孩童因無法辨別事物,犯錯不應受罰。既然如此,他們又為何要求我大唐給出解決方案?這分明是在故意刁難我們。” 李道宗嘆了口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我也清楚他們的意圖,但刑部職責所在,我們不得不應對。大家集思廣益,看看能否找到解決辦法。” 眾人點頭表示理解,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應對吐蕃人的無理要求。刑部眾人議論紛紛,各種觀點層出不窮,但似乎都無法令所有人滿意。 直到深夜,討論仍無頭緒。有人主張以殺人罪論處那孩童,主張斬首;有人則認為,既然孩童無法辨識是非,應判以監禁;更有人指出,孩子犯錯,父母難辭其咎,應追究其父母責任。各種觀點激烈碰撞,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李道宗見下屬討論愈發離譜,遂打斷道:“諸位,就此打住。明日我會將諸方案呈報陛下,由陛下定奪。今夜辛苦大家,請先回去休息。待此事塵埃落定,我必請大家到明月樓共飲。” “大人英明!”眾人齊聲喝彩,紛紛散去。 而在秦府之中,秦懷玉卻陷入了另一番境地。原來,長樂公主因月事之故,將他從寢室中趕了出來,讓他去仙兒房間裡過夜。秦懷玉無奈之下,只好來到仙兒的房前。然而,卻發現房門緊閉,房內燈火已熄,顯然仙兒早已安歇。這下,秦懷玉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不知何去何從。 “唉,這可如何是好?”秦懷玉在房前徘徊著,心中暗自思量。他想回到寢室,但又覺得長樂公主身體不適恐怕已經休息了;他想在府中閒逛,但又覺得夜深人靜,實在有些不妥。 在猶豫了許久之後,秦懷玉只好選擇到書房暫度一晚,最終在軟榻上度過了一個寂靜的夜晚。 第二日早朝,群臣如潮水般湧入太極殿,齊聲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震撼著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上,揮手道:“眾卿免禮,平身。” 他的目光轉向站在前方的杜如晦、孔穎達和李道宗三人,問道:“三位愛卿,昨日的三個難題,可有解法?” 杜如晦上前一步,恭敬道:“啟稟陛下,關於九曲明珠之困,臣已尋得解法。臣昨夜觀察螞蟻穿行,從中悟出了穿珠之策。只需將九曲明珠置於水盆中,以細線一端繫於螞蟻身上,在將螞蟻放在一側的孔洞上。螞蟻為求活路,必會沿著孔洞帶著絲線穿過九曲明珠,最終從另一側爬出來。如此,便可輕易穿過明珠。” 李世民聽完後點頭讚許:“克明真乃朕的得力助手,半日之內便想出辦法。待吐蕃使臣離開後,朕自會論功行賞。” 杜如晦謙虛道:“謝陛下厚愛,臣只是盡忠職守,不敢討賞。” 李世民又轉向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和刑部尚書李道宗,問道:“孔祭酒、李尚書,你等進展如何?” 孔穎達和李道宗分別將各自討論出的答案說了出來。 聽完他們所說,李世民環顧朝堂,問道:“諸位愛卿,依你等之見,孔祭酒和李尚書之策,能否使吐蕃信服?” 長孫無忌站出來道:“陛下,國子監的下聯或可應付吐蕃,但刑部之方案恐難以令吐蕃滿意。故臣認為,第三題尚需斟酌。” 李世民沉思片刻,道:“既如此,朕與眾卿共議,今日早朝便專心於此。” 眾人冥思苦想,卻仍無解。 此時,程咬金突然提議:“陛下,既然咱們想不到辦法,為何不問問懷玉呢?那小子鬼精鬼精的,或能解此難題。” 尉遲恭亦附和道:“程老流氓所言極是,懷玉或有良策。” 李世民聞言,如夢初醒,笑道:“是呀,朕怎忘了這位好女婿。” 他隨即對身旁的王德道:“速去請駙馬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