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當他們距離這幫亂民還有大約50丈遠的時候,馬長星放下了哨子,凌晨寒冽的空氣中傳來了他那高昂的聲音&ldo;勒頂&rdo;
四個方陣如同一個機器一般齊刷刷的停了下來,上百個童子軍齊聲高唱&ldo;嚯&rdo;
馬長星再次高喊:&ldo;全陣都有,下‐‐-槍‐‐-&rdo;童子軍把手中的長槍重重的頓在了地上,長槍的槍榫扎到了地裡,立在身旁。
&ldo;全陣都有,50丈,預備‐‐‐‐&rdo;馬長星的餘音拉的很長,160多個童子軍齊刷刷的把槍弩頂到了肩膀上,並調整瞭望山。
而這邊,那些劫匪還不知道,這些人距離這麼遠在那裡高喊什麼,也不知道是因為害怕還是因為寒冷,這些人還都往一塊擠了擠。
&ldo;放,&rdo;馬長星用盡力氣吼出。就聽的嗡的一聲,一群黑壓壓的弩矢漫天飛了過來。
開始那群劫匪還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呆呆的望著那漫天的黃蜂,隨即有人恐懼的尖叫一聲扭頭就跑,人群整個都亂了起來,他們可沒有鎧甲,連防護用的木板也只有少數人有,走這麼遠的路,翻山越嶺的,還是冬天,光帶的乾糧和兵器都已經相當的沉重了,那裡還能帶的動盾牌。
這批人的頭在那裡瘋狂叫喊著,已經無法控制慌亂的人群,一撥箭雨下去,他們就發生了冷兵器時代常見的炸營。
第三卷 前夜 第四十四節 陣
&ldo;向前十步‐‐‐‐走,&rdo;馬長星高聲吼道,看到對方潰退,童子軍如果繼續在這裡放箭,弩矢的殺傷力就會下降,他於是命令向前。
一般來說,100多kg拉力的弩弓用輕箭,會射擊很遠的距離,現代土耳其有種弓的射程可以達到800米以上,不過這東西就不要講究殺傷力了。而一般的弩用長矢基本上可以保持120米左右距離的準確性,可以上靶。再遠箭矢容易發飄,但是150米上下實施集團覆蓋射擊是完全可以的,超過180米,弩矢橫向移動的距離也就太大了。如果此時再射擊,散佈密度就會加大,而喪失震撼能力了。
古兵書裡面就曾經提到:&ldo;約賊相搏至百步內(宋朝100步合150米上下),則神臂先發。&rdo;
此時弩弓的彈道呈大拋物線狀態。弩矢直射距離一般不會超過90米,這跟弩矢的初速度有很大關係。現代設計精良拉力在102kg上下的獵弩,使用相對來說較重的箭頭的時候,其初速度不過是106米/秒。而古代戰弩拉力一般在兩石(宋朝神臂弓,合144kg拉力),再使用穿甲的重型箭頭的時候,初速度一般應該不會超過80米/秒(估計值),大部分也都是在60米/秒上下。目標高度15米(要減去草覆蓋部位),大家可以根據中學物理公式就可以算出他的彈道高度和直射距離了,當然直射距離指的不是彈道一直就是直的,而是彈道的降高不超過目標的高度。
童子軍是按照12人一個小組,4個小組一個小隊,4個小隊一個中隊的編制組成的。
防禦的時候可以組成幾種陣型,第一種是小隊方陣,即一個小隊一個方陣,每面一個小組12人分成兩排,第一排7人用槍,第二排5人用弩掩護,交錯站立,小隊長居中指揮。進行四面防禦,適合小規模衝突。對手不是太強,但是人數又比自己多的情況下。
這種方陣的抗損傷能力比較低下,遠端兵也少。但非常靈活,可以迅速改為進攻。
第二種是中隊方陣,這種方陣對於現在來說,是用處最大的一種。既方陣四面各有一個小隊。每面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