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為了不讓美國方面找到藉口,岡田十分小心謹慎,因為先前在:&l;超速&rdo;的問題上被他們找了碴子,所以他這次大大降低車速。別的汽車接二連三地超越他的車子疾駛而過,岡田也不在乎,他不慌不忙地掌握著方向盤。
當天晚上十時過後,他的汽車才駛抵洛杉磯的北郊。可是他又一次被命令停車。
&ldo;他媽的,又要來這一手啦!&rdo;岡田罵了起來。
這次則是在旅行證件上找了岡田的碴子。去年夏天,他曾去加拿大旅行,而美國當局便以那次旅行證件&ldo;不齊全&rdo;為理由,把他再次夫押起來。在這裡,岡田攜帶的物品又被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看來美國方面似乎要為正式逮捕岡田而拚命地尋找證據。但岡田並非是束手無策的笨蛋。
儘管這幫傢伙蠻不講理,恐怕他們也拿不出什麼辦法來。何況岡田是一位有身價的日本海軍軍官,而日美之間又正在華盛頓舉行調整兩國關係的外交談判,單從這一點看,美國方面無疑也會不得不慎重行事的。
岡田從拘留所釋放出來後,面部充滿著憤怒的表情,似乎流露出:你們不是一次,而竟然兩次毫無證據地把我關進拘留所!
這時,已是深夜時分了,他驅車駛向洛杉磯街道。當他來到那立花住的旅館,敲著房門時,早已過了深更半夜。
第二天早晨,岡田用長途電話向華盛頓日本武官處報告了事情的大致經過。武官處的人從電話聽筒裡傳來了岡田的那番激昂的言詞,已直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就指示岡田立即乘飛機來華盛頓。武官處這樣做,是為了詳細瞭解情況,以便採取對策,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岡田的人身安全。
翌日(六月四日),岡田到達華盛頓。透過他的匯報,我忙已能確切掌握美國方面的意圖,特別是美國海軍的意圖‐‐要搞掉日本在美國西海岸的情報網。很明顯,岡田事件與立花中佐有聯絡,看來岡田似乎是&ldo;配角&rdo;,而立花似乎是&ldo;主角&rdo;。美國對岡田採取行動,說明立花自身的安危問題迫在眼前,而且令人感到這已經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陷入反諜機關的圈套
自從一九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以來,我國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悲慘的結局。但是,由於擬定了《對南方的對策綱要》(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七日)、開始了日美談判(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七日)、締結了日蘇中立條約(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日),似乎暫時呈現出一幅光明的前景。然而好景不長,一到五月,日美談判停頓,日本原來從美國進口石油,後來改變計劃,打算從荷屬印尼進口石油,但也因日荷談判毫無進展而遭受挫折,再加上法屬印度支那對日本的物資供應也有所削減這一不利因素,國際形勢對日本來說是更加惡化了。
反映這種形勢的是,海軍&ldo;第一委員會&rdo;從五月初起研究了這樣一個基本方針:&ldo;判斷情況,應以此為決定今後帝國態度之依據,促進有關人員統一思想,是乃處理時局之準則&rdo;。第一委員會是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後不久建立起來的三個委員會之一,這三個委員會都是軍令部和海軍省的事務促進機關。第一委員會負責制訂政策,第二、第三委員會則分別負責軍備和情報工作。第一委員會由如下數人組成:軍令部作戰課課長富岡定俊大佐、直屬部長領導的(戰爭指導班)大野竹二大佐、海軍省軍務局第一課課長高出利種大佐和該局第二課課長石川信吾大佐。石川信吾大佐是一個負責政策的課長,從他海軍學校的出身資歷來講,是個前輩,要比其他成員早二屆乃至四屆,不用說,他的發言是舉足輕重的。六月五日,第一委員會向海軍省和軍令部上司提交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