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 頁)
完全贊同了他的下一步構想,加上沈信毫無意見,雖然歌迷千呼萬喚,卻始終不見沈信出來。
不過饒是如此,歌迷對沈信的狂熱已經達到痴迷的境界。即使沒有見過沈信,多個“沈信歌迷會”已經成立,而且透過曾觀看過劉德華演唱會的人口裡挖掘出了很多資料,於是有關沈信的話題在民間迅速流傳。
對於沈信的第一張專輯,最先做出反應的音評人仍然是陳輝。他在評論中直言不諱:“我從來不是一個盲目崇拜的人,更早已過了追星的年齡,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對於沈信,我有著巨大的興趣,其程度和追星族很是類似。”這對沈信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欣喜的事情,因為這證明了他音樂的魅力之大。
在純音樂的角度,陳輝是這樣評價的:“一首《迷惘》,一張《快樂》,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情緒和主題,但同樣一下子就可以聽出來,這絕對是同一個人的音樂。在對沈信的音樂心悅誠服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深思,這兩個主題的關係是什麼?是不是說人生總會有迷惘,而快樂就是簡單?我們不能確定。但至少透過這兩張風格不同的唱片,我們可以有這樣的結論,迷惘和快樂並不是對立的,至少有沈信這個例子。所以,無論生活有多少不如意,請讓我們快樂每一天。”
看到這個評論,沈信有點不知該說什麼好,也許他的音樂中真的有這樣的意思,不過他卻根本沒想過,他只是憑著一時之好來作曲,再由劉德華以及專業人士來確定如何推廣,倒沒想到會有這麼深刻的思想在裡面。至於其他相關人等,倒是很感謝陳輝不遺餘力地替沈信宣傳。
不管怎麼說,這張唱片絕對是成功的,如果說先前的《迷惘》還只是營銷的成功的話,這張專輯則普遍贏得了歌迷的心。雖然有任務天才的編曲,《迷惘》仍然是一首嚴肅的歌曲,其思想和風格並不是青少年最喜歡的,如果不是沈信嗓音的魔力和音樂的動聽,相信很快就會被遺忘。而《快樂》則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典型的流行音樂,極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的心態,使他們完全將沈信當作新的偶像。同樣,在意外加入沈信歌迷群的白領階層之中,也沒有人因為風格的變化而排斥這張唱片。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一個人喜歡另外一個人,那麼他就會從好的一方面來考慮所有問題,沒有人指責沈信媚俗,白領們欣然為沈信的專輯開啟自己的腰包。用他們的話說,這是一個懷舊的好專案,讓他們有昔日重現的美好感覺。
總之,沈信一開始就沒有將自己的形象定死,而是保留了很大的彈性,為以後的發展做出保障。多少人成名後轉型失敗,結果黯然退出娛樂圈,但對於沈信來說,這個障礙並不存在,後面的成功證明,這一點極其重要。沈信一開始就以自己的風格影響了歌迷,而不是在歌迷心目中形象的侷限下跳舞,地位完全主動。
而在沈信久呼不出的情況下,某少年雜誌的編輯忽然異想天開,發起了題為《我心目中的沈信》的徵文活動,特等獎的獲得者將有與偶像沈信單獨見面的機會,其下分一二三等獎,分別可以得到與沈信相關的各種紀念品。這個想法一開始頗有點玩笑的意味,但廣大青少年卻群起響應,一時間該雜誌社收到了數以萬計的信件。出乎意料之外,編輯們不得不考慮玩笑是不是開得太大了。
騎虎難下,編輯們最後還是決定活動繼續。而幾經篩選,最後特等獎獲獎者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她的文章簡直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筆優美之至,想象更是完美。她這樣寫道:“他高大,英俊,相貌是典型的東方人,五官精緻而且有著完美的比例,是上帝能夠做出的最完美的傑作。永遠文質彬彬,但他卻有著運動員一樣的身材,充滿了年輕的活力。他的眼神深邃而動人,微笑的時候,就像全世界的花兒同時綻放,而當他憂鬱的時候,卻能讓頑石也感傷感。對待情人,他是溫柔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