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棍棒遊俠(第1/3 頁)
大抵成家立業都要經過會省的吧,除非都是“孤家寡人”的狀態。現實裡,應該沒有這麼悲慘的人生。
不過,也存在著悲哀,也許兩個人當事人很重視,其他人只是看個鬧熱。
那一頓頗具規模的家庭宴會就結束了,陳洛沒有看到自己的成績單,與會的評審人員也沒有當場表態,所以,答案還是懸掛著的。
想來小姑應該依然如鯁在喉,女人家豁達瀟灑的少,小氣一點也正常,少不得還是記恨一下陳洛最初的輕視。
男人家之間溝通就要便捷一點,往往是借個打火機的瞬間都能拉進關係的,更別提近距離碰杯交換意見了。這麼說,姑爺該是沒有意見的,只欠他一根好煙。
不管怎麼說,高考已經結束了,大學都已經在讀了,板上釘釘。
宴席結束後,小姑攜“公”走了,把“子”留了下來,說是赴另外一個約。姑爺也是很無奈,都放假了,仍然避免不了參加監考的工作。
李晴天以前可能是個孩子王,但是現在再面對一群大孩子的時候,她的領導能力曉得稍微有些捉襟見肘。
也主要是孩子們都有了自己思想,根本不跟著李晴天的思路走。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思想統一的隊伍才好帶。
李晴天振臂一揮:“走,我們出去玩兒。”
以往只懂得盲從得堂弟竟然破天荒的提問:“我們去哪裡玩?玩什麼?”
李晴天說:“不要問,跟我走,現在就出發。”
於是乎,一個大表弟帶著兩個堂弟瞬間作鳥獸散。由此可見,領導人辦事一定要有規劃,員工已經越來越聰明瞭。
那麼留下的人——陳洛和鬆鬆——毫無疑問,就是李晴天的左膀右臂,他們深諳服從的精髓,從來不對領導發問。
李晴天安排道:“鬆鬆,去找一個大袋子。”
鬆鬆先來一個大大的膠口袋,跟裝金銀花那個很像,估計都是2019年的最新時尚款。
陳洛不會猜測李晴天是不是預備帶他們重溫採摘金銀花的快樂,只是在回味姑爺的囑咐——多勸勸晴天,維護家庭和睦。
李晴天一揮手:“走,我們去掐蒿。”
陳洛在腦補,難道是苦蒿?他小時候就認識苦蒿了,鄉野裡生得活潑,倘若發生流鼻血的情況,就抓一把苦蒿葉子在手,揉爛,塞進鼻孔,立馬見效。現在回想起來,不知道是苦蒿止住了血,還是堵住了血流的通道。
鬆鬆卻說:“上次給你掐的用完了嗎?”
陳洛突然明瞭,所謂的蒿,便是艾葉,只是鬆鬆費勁採摘並曬乾了儲存,李晴天拿到了杜城來,泡腳時往桶裡丟一抓,聽說是有祛溼止癢,散寒止痛的功效。
李晴天只是負責享受的,採摘和曬乾是鬆鬆的工作,打洗腳水、丟艾葉入桶以及泡腳後徒手撈出艾葉丟入垃圾桶的工作都是陳洛負責。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被男人寵愛的女人活得一定滋潤。
李晴天帶隊,走在前面,生怕陳洛是外行,先給他打了樣,並採摘了蒿尖當樣板。陳洛只需要“依樣畫葫蘆”即可,殊不知,陳洛和艾葉是老相識了。
最初時候,陳洛也的的確確在好好表現,掐了蒿尖往時尚膠口袋裡丟,直到他遇見了一根筆直的木棍。
在農村的童年有些單調,不是打打殺殺,就是刀光劍影。
丁點大的陳家溝,就是一個偌大的江湖。
那個時候,搞不到來福,也搞不來ak,只有隨處可見的棍棒,作為冷兵器倒也趁手。
小時候的陳洛也愛好收藏各式各樣的神兵利器,那時,門後樹立的都是陳洛精心拋光打磨的棍棒,要長度有長度,要筆直有筆直,是許多小朋友的夢中情棍。
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