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芒映天地,綠日初升時!(第1/4 頁)
金碧堂皇,恢宏壯闊的長安宮在夕陽的照耀下,更顯得威嚴肅穆,猶如天宮橫亙,屹立天地。
偌大的未央宮,宮殿連綿,一處宮殿之中,漢武帝劉徹端坐於主座之上,左右坐著兩個臣子。
分別為董仲舒和張騫。
聽到漢武帝劉徹說並不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臉上露出失望之色,不過並沒有放棄。
因為,儒家之道是如今最適合大漢的治國之道,雖然之前大漢施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但是這也只是權宜之計!
董仲舒深刻明白這一點,故而才會如此篤定。
漢武帝劉徹並不知道董仲舒心中所想,即使知道了,也會微微一笑,不放在心上。
隨後,漢武帝劉徹看向一旁的張騫,面容凝重地道:“朕打算讓你三日後正式啟程前往西域,不知愛卿準備好了沒有?”
“臣,隨時可往!”
張騫聞言,連忙起身一揖,然後如此說道。
“善!”
漢武帝劉徹點頭,目光欣賞地看著張騫,隨即又露出失望之色。
張騫有大才,他現在才知道,可是已經自薦前往西域,而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漢武帝劉徹心中也明白。
…………
三日時間一閃而逝,漢武帝劉徹於未央宮之前送張騫出使,然而,宮殿之前,卻無其他大臣相送。
唯有漢武帝劉徹和張騫兩人,餘者皆是一眾隨從護衛。
“愛卿此次一去……望珍重!”
漢武帝劉徹看著張騫,卻見張騫身著華麗漢服,恭敬道:“此去,臣定然不負君所託!”
“善!”
漢武帝劉徹當即從一旁的侍者手中接過大漢符節,然後捧在手中,道:“此乃大漢符節,手持此符節,便為大漢之威,手持符節,可如朕親臨,望愛卿珍惜!”
“唯!”
張騫當即雙手舉起,越過頭頂,恭敬地將符節接到手中,隨即珍重的右手持符節,只見符節為一木丈,木丈之上,繫著一串瓔珞,瓔珞之上並有銅鈴懸掛,發出清脆悅耳的鈴音。
周圍,身著華麗漢服的侍者宮女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而在宮殿的丹陛之下,卻見有百餘名身著甲冑計程車卒矗立。
他們腰間配劍,手中持槍,皆一人一騎,悄無聲息的站立著。
他們身上充斥著殺伐之氣,血勇翻騰,顯然,皆是軍中老兵,經歷過血浴之戰。
但是此時此刻,皆成為張騫出使西域之事的護衛之臣,皆將聽從張騫之令。
漢武帝劉徹看到張騫接過大漢符節,隨即示意張騫跟在身後,然後站在高高的丹陛之上,看著下方的近百士卒:
“眾將士,張騫乃是朕寄予厚望、出使西域之人,其命,乃是去往西域,聯絡西域之國大月氏,共謀攻伐匈奴之盟!”
“匈奴之患,乃大漢之蘚疾,不可不除也!”
“此次出行西域,諸位將士皆聽張騫之令,以護衛張騫安危為重!”
聽到漢武帝劉徹之言,下方的將士皆單膝跪地,恭敬道:“謹遵陛下之命!”
隨即,漢武帝劉徹看向一旁,只見一旁不知何時站著一位身著匈奴服飾的人,其面貌更是有著匈奴人的特徵。
“此乃堂邑父,匈奴人,在出行路途之中,其可為嚮導、翻譯,必要之時,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脫離險境!”
堂邑父當即上前一步,對著漢武帝劉徹和張騫各一禮,“見過侍者!”
其漢話並不標準。
張騫也是頷首示意。
就在張騫轉頭細細打量身後近百士卒之時,突然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頓時面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