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絲綢之路上商業貿易繁榮,來往商旅絡繹不絕。東方的絲綢、瓷器,西方的金銀器,幾乎當時所有的商品都能在這裡找到。大漠黃沙,駝鈴叮咚,那是怎樣的一幅熱鬧景象。林梅村先生在《漢唐絲綢之路上的洛陽》一文中,綜合絲綢之路上的古代語言、考古發現和東西方史料,認為自漢以來,粟特、印度、波斯和羅馬的商隊源源不斷來到洛陽,以外國的商品換取中國的絲綢。
&ldo;絲綢之路&rdo;一詞出自於西方。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由於中國自古盛產絲綢,中國的海外貿易又以絲綢最為有名,所以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託芬便把中國從陸上和海上通往西域的國際貿易通道統稱為&ldo;絲綢之路&rdo;。當然,這種說法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在絲綢之路上流通的遠不止於絲綢這一種物品,還應包括茶葉、瓷器等,甚至還應包括文化、思想。只不過,絲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
中國的絲綢歷史悠久。在漢民族的傳說中,對絲綢起源往往追溯到黃帝的時代。根據考古事實和文獻記載看,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中國的絲綢生產已相當普遍。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甲骨文中已有桑、蠶、絲等字樣。在那以後的時代裡,中國的絲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絲綢在中國成了受人重視的用品。絲織品早就是中國中原地區的消費品,大約在公元5世紀前後,逐漸外運。吐魯番綠洲出土的公元三至五世紀的墓葬品中發現了絲織物,這說明當時在新疆絲織物已有使用。此後,西方世界逐漸瞭解了絲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標誌著聯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正式開通了。
從李希託芬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發現&ldo;絲綢之路&rdo;只是一個關於商路的統稱。事實上,因為中國是絲綢的宗主國,大量的中國絲織品出口,多經長安西運,故後人稱之為古代&ldo;絲綢之路&rdo;。而從陸路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貿易通道,稱為&ldo;陸上絲綢之路&rdo;;從海上交通連線東西方的海上通道,稱為&ldo;海上絲綢之路&rdo;;經過草原或沙漠的貿易通道,則被稱為&ldo;草原絲綢之路&rdo;。其中以&ldo;陸上絲綢之路&rdo;和&ldo;海上絲綢之路&rdo;貢獻最大,影響最廣。
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結在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ldo;絲綢之路&rdo;上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城市,比如說敦煌、樓蘭、長安、洛陽等。而這些城市無疑在世界歷史上都曾留下了光輝的篇章。就像韓國磐先生在《古都洛陽與絲綢之路》一文中說的那樣:在中國古代,政治中心往往就是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
&ldo;絲綢之路&rdo;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蹟。唐代的&ldo;絲綢之路&rdo;,更因其帝國的強盛而被世人格外關注。它在許多條通道中以其無與倫比的身份和權威,在東西文化聯絡中顯示了自身的分量和影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敦煌莫高窟共有洞窟六百多個,其中一半以上開鑿於絲綢之路繁榮時期的唐代。這些色彩絢麗的壁畫和佛像是東西方之間頻繁交流的見證。
茶與酒斟就一個清香的王朝
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可可,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菸酒也是我的好朋友,但它們都是男性的‐‐粗莽,熱烈,有思想,也有火氣,未若茶之溫柔,雅潔,輕輕的刺激,淡淡的相依,茶是女性的。
‐‐老舍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