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始建於1923年的共和人民黨(republican people&r;s party,1923‐1980年,1992年至今),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期以前具有明顯的極權傾向,是凱末爾主義得以付諸實踐的政治工具。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多黨制的歷史條件下,共和人民黨的思想綱領和內部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強調極權主義和國家主義轉變為倡導民主政治和私人經濟,激進的政治傾向隨之逐漸讓位於溫和的政治色彩。20世紀50‐60年代,共和人民黨的支持者大都來自偏遠落後的鄉村和欠發達地區。在60年代前期,共和人民黨在土耳其政壇佔據主導地位,持相對溫和的政治立場,主張發展混合經濟,實行公平稅制和土地改革,縮小城鄉之間的差別,鼓勵私人經濟,增加投資,限制進口,保護民族工業,完善工人的社會保險,旨在爭取中下層民眾的支援。60年代中期,布倫特&iddot;埃傑維特倡導的中左立場成為共和人民黨的政治綱領;共和人民黨儼然是土耳其政壇之中左翼政治勢力的象徵,區別於正義黨的中右翼政治形象。1966年10月,共和人民黨舉行第十八次大會,布倫特&iddot;埃傑維特當選共和人民黨總書記。60年代後期,共和人民黨喪失在土耳其政壇的主導地位,1965年和1969年兩次議會選舉中均落後於代表中右翼政治勢力的正義黨。進入20世紀70年代,共和人民黨在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支援率逐漸上升。1972年5月,伊斯梅特&iddot;伊諾努辭職,布倫特&iddot;埃傑維特當選共和人民黨主席。1973年和1977年,共和人民黨突出平民政治的競選原則,積極爭取遊離於政治舞臺邊緣的社會下層民眾的廣泛支援,獲得巨大的政治資源,直至在議會選舉中勝出。在1977年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共和人民黨在伊斯坦堡、伊茲密爾和安卡拉三大城市所在的省份得票率均超過50。
民主黨(deocratic party,1946‐1960年)作為20世紀50年代的執政黨,其政治綱領與共和人民黨並無根本的區別。在多黨制的歷史條件下,民主黨與共和人民黨作為相繼主宰土耳其政壇的兩大政黨,分別屬於中右翼與中左翼政治派別,均表現為相對溫和的政治傾向。民主黨與共和人民黨的交替執政,體現了多黨制時代土耳其政治生活的溫和色彩。1950年民主黨贏得議會選舉的首要原因在於農民的支援。民主黨在執政期間也採取相應的傾斜政策,實行相對寬鬆的宗教政策,增加清真寺數量,恢復宗教廣播和宗教學校,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增加鄉村的資金投入,發展鄉村道路和公共設施,進口農業機械,保障農產品的價格。民主黨內閣因此被時人稱作&ldo;鄉村的政治機器&rdo;。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民主黨政府財政赤字加劇,外債大幅上升,進而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引發民眾的廣泛不滿。20世紀50年代末,民主黨傾向於極權政治,極力削弱軍人、官僚和知識分子的勢力,促使後者倒向共和人民黨一方。1960年9月,民主黨遭到取締。
1961年2月,民主黨的支持者建立正義黨(jtice party,1961‐1980年)。1962年12月,正義黨召開第一次大會,前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拉吉卜&iddot;古姆斯帕拉當選主席。1964年6月,拉吉卜&iddot;古姆斯帕拉去世,正義黨兩位副主席薩阿德丁&iddot;比爾季奇(sadett bilgic)和蘇萊曼&iddot;德米雷爾競選黨主席的職位。12月,正義黨召開第二次大會,蘇萊曼&iddot;德米雷爾以1 072票對552票擊敗對手薩阿德丁&iddot;比爾季奇,當選正義黨主席。正義黨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