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2/2 頁)
舉的框架下農民的政治化和鄉村社會的廣泛政治參與,無疑是民主黨在1950年大選中勝出的關鍵因素。
1950年大選後,伊斯梅特結束了長達14年的總理生涯和長達12年的總統生涯,共和人民黨失去執政黨的地位而成為大國民議會中佔據少數席位的反對黨。凱拉勒&iddot;拜亞爾當選為土耳其共和國的第三任總統並辭去民主黨主席的職務,拉菲克&iddot;科拉爾坦當選議長,阿德南&iddot;門德列斯以民主黨主席的身份出任內閣總理。
凱拉勒&iddot;拜亞爾
自1876年至1950年,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共和國先後經歷14次議會選舉,其中只有第二次憲政革命期間即青年土耳其黨時代的1908年、1912年和1919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1950年5次選舉出現多黨競選的局面,只有1950年的選舉出現執政黨向在野黨移交權力的政治變動。&ldo;1950年的選舉結果頗具戲劇性。作為共和國創立者的政黨在選舉中落敗,反對黨卻以838的選票獲得選舉的勝利&rdo;。[4]
1950年的議會選舉,可謂土耳其現代政治史的重要分水嶺,標誌著土耳其現代化程序中政治層面的深刻變革和政治民主化的長足進步。從1946年多黨政治的合法化到1950年議會選舉的民主化,在短短的4年時間中透過和平的方式實現政治領域的歷史性轉變,在發展中國家堪稱絕無僅有。凱末爾於1919年首次提出的&ldo;真正的自下而上的結構&rdo;的政治實踐,由此拉開歷史的帷幕。不同政黨之間透過議會選舉的形式實現權力的和平移交,成為此後土耳其共和國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官方政治與民間政治趨於一致,民眾的選擇成為國家權力的合法來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