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撤退的討論(第2/2 頁)
擊,使得他們無法停下來騷擾你,而一旦我們撤退了,他們一定會蜂擁而來進行騷擾,我們一反擊,他們就會消失,當我們繼續撤退,他們就會再度出現。”
在這種綿綿不斷進攻下選擇撤退的,基本上都完蛋了。
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不斷髮動進攻,取得勝利,部隊計程車氣無疑會是高昂的。
那麼,一支紀律優秀部隊,運用方陣陣型,在火炮配合下,是絲毫不怕四面八方敵人騎兵的衝鋒的。
相反,一旦撤退,士兵計程車氣降低,紀律有所鬆懈,空心方陣可能會被敵人給突破。當陣型陷入混亂時,大批敵人騎兵可以輕鬆的屠殺步兵。
畢竟,現在還是燧發槍時代,陣型一散,很難對敵人騎兵有什麼抵抗力。
更不用說,撤退中可能維持著行軍陣型,被敵人一波豬突,連陣型沒展開就寄了。
最倒黴的莫過於奧地利的約瑟夫二世。
在奧土戰爭中,他一撤,直接因為軍隊的混亂,導致土耳其人對他打出了零比幾千的奇蹟般戰損比。
那才是十多年前發生的事情。
“那麼怎麼辦?”
“只能進攻,向死而生。”
拿破崙一邊說著,一邊望向眾人的臉。
所有人露出難以相信的表情。
“只要我們拿下馬赫什瓦爾,道拉特·拉奧·辛迪亞就順著訥默爾達河,同我們匯合。或者,我們打過去和他匯合。”
“你一定是瘋了吧!那可是十倍於我們的軍隊,我可不想死!”布魯西耶說道。
“那撤退呢?撤退也是死路一條,就算是投降,也要證明自己有價值,才能投降吧!”
確實,拿破崙所說的無法反駁。
撤退也只能寄希望於敵人在圍攻烏賈因,沒有什麼力量來對付法軍。
可是,如果敵人確實都在烏賈因,那採取進攻的策略,拿下訥默爾達河畔的馬赫什瓦爾,同布朗裡格中尉和道拉特·拉奧·辛迪亞匯合,也是可以的。
“所以,你們有誰反對進攻?”
沒有人回答拿破崙的話,面面相覷的沉默著。
“那有誰支援進攻?”
只有東布羅夫斯基舉手表示支援。
“單純從軍事角度談,我認為進攻比防禦有利。”他這樣說。
“既然如此,繼續按照原計劃,進攻馬赫什瓦爾吧。記住,這次進攻,是為了法蘭西的榮耀進行的。”
“法蘭西的榮耀”這個詞格外刺痛了納拉揚,他低下頭,感到十分羞愧。
誰又能為了辛迪亞家族的榮耀進行這樣勇敢的戰鬥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