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富貴險中求(第1/3 頁)
寧王北口鎮一殺成名。
隨著北口村的村長谷壯被寧王任命為北口鎮臨時鎮長,將整個北口鎮賑災救災的物資發放交給谷壯負責,對谷壯的任命是負責賑災事宜,這正是寧王差事裡的權利。
至於賑災之後的事情,那就不是寧王所考慮的,關鍵是,這個賑災具體到什麼時候,是寧王說了算。
安排好北口鎮的事情,寧王以“大宋賑災救災委員會”副主任、前線指揮部總指揮的名義,下達賑災救災通報,沒有別的內容,其實就是一份止殺令。
話呢,通俗易懂,簡潔明瞭,誰要是動賑災物資一釐一毫,殺!另外還加了一句,賑災救災不力,導致地區不穩者,殺!
這次災情席捲範圍之大,前所未有,這是對大宋新政最大的考驗,不亞於一場戰爭。
政務院緊急調撥南方各路,對口支援受災地區,一路對一路,透過賑災救災委員會協調對接,包括災後重建。
農業部和林業部緊急籌措種子、經濟作物樹苗等物資,預防應對明年春天的春災,力爭將損傷降到最低。
交通運輸部、治安部聯合執法,地方衛戍區全力協助,確保道路在十五天內全部恢復交通,所有救災物資車輛、人員全部優先透過。
財政部劃撥第一批專項救災經費10億宋元,用於“暖冬計劃”補貼。
讓趙構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文化宣傳部全力開動宣傳機器,五大官方報紙《宋報》《宋國文化報》《宋國國防報》《宋國人民軍報》《宋國大眾報》以及三大民間報紙《通達天下》《韻達時政》《恆達商貿》,紛紛發聲,堅決聲援國家這次賑災救災行動,並且向廣大商社、會社、商鋪等商業金融團體發出捐款捐物倡議。
一時間,整個大宋境內、海外飛地都掀起了募捐行動,三大商業集團更是在同一天捐出了高達兩個億的捐款。
加上其他團體、個人的捐助,三天之內,救濟署已經收到全國捐款七億五千萬宋元。
這還是第一批捐款,還沒有計算海外各個自管區的捐助,包括最遠的皇后大陸自管區。
就連吐蕃自管區,也趕著一萬多頭犛牛送到了成都府路,表示了自己的心意。
很快,這一萬頭犛牛就被成都府路的商人搶購一空,這些可是高原之舟,好多商社和吐蕃的商業運輸,都靠這些犛牛呢。
何況,這是為賑災救災而做。
“民心可用,甚慰。”皇議殿,趙構翻閱著德王匯總過來的情況簡報,心中高興,脫口讚道。
“父皇,二哥這次繼續北上賑災,非常辛苦,我看是不是讓二哥回來休息幾天,我這個主任,也不能老待在燕京,應該出去走一走,動一動才好。”德王趙堅主動請戰了。
“父皇,我陪大哥去。”夏王趙進也躍躍欲試。
趙構擺擺手,說道:“就讓二哥去,他正幹得歡實,臨陣不換將,就讓他去折騰吧。”
趙構回頭命令謝天賜:“通知屈風局長,加大對救濟署的審查力度,這麼多物資和資金流轉發放,不能在上層出現紕漏。還是那句話,膽敢伸手,就掉腦袋。”
繼而命令劉直道:“讓張所的治安部加大對北出物資的監控,所有物資必須有各地救濟署和治安司、局簽發的通行證,特別是糧食、食鹽等生活物資,膽敢囤貨居奇者,嚴懲不貸。”
略微沉思片刻,他讓謝天賜通知內務部謝雨、修內司朱遠山,一個時辰後來皇議殿。
懷來縣屬於宣大路宣德府,是燕京北上的咽喉之地。
從這裡向西,進入大同盆地;往北,便是蒙古各部的地盤,雖然現在蒙古部落各部還尊奉大宋趙構為“天可汗”,但是也僅僅是表面上的臣服,實際上,蒙古各部還是自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