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這不是他比上面的那些人更厲害,而是他太知道營養對孩子的重要,不想自己妹妹也因為營養不良而不長個子,最後只能長到一米五多一點。小孩子住在家裡,好歹能吃口好點的飯菜,要是住校了,哪個家長能天天去送菜?為什麼城裡的孩子,總是比鄉下孩子長得更高、更壯,除了本身生活條件好以外,更重要的是最需要營養的時候,鄉下孩子每天只能吃鹹菜、黴豆腐,連口新鮮蔬菜都吃不到!
回到家,吃完晚飯,李家明檢查完幾個弟妹的作業,又教完新的生字、拼音之類的,正想自己看書、做作業時,紅英嬸他們都上了樓。
“家明,村小併到鄉上去是真的嗎?”
李家明撓了撓頭,遲疑道:“應該是真的,這種事沒個**不離十,村小的老師們不可能聽到風。”
剛說完自己的‘猜測’,李家明突然意識到,嬸嬸她們要問的,其實不是合併的事。
即使合併的事是真的,一幫弟妹有自己的管束,她們根本不用操心學習上的事。嬸嬸她們過來,肯定是因為早上金妹、桂妹她倆受到王老師的鼓勵,回家後在父母面前吹了點小牛皮,勾起了大人們對功名的渴望。讀書無用,那是城裡人的歪理,對於農村人來說,跳農門才是正途!
農民苦啊,一畝田要交三百斤公糧,還要交鄉上的‘三提留、五統籌‘,剩下那麼點糧食要摻大半薯絲,才夠一家老小吃飽。
吃國家糧多好,象王老師他們日曬不著雨淋不著,一個月有三百多塊錢、國家管著生老命死,去糧站買米也只要一毛八分錢一斤;而二伯在工地上累死累活一個月,也不過是三百多塊錢;農村裡沒糧吃了去買返銷糧,經糧站那麼一倒手,原本農民自己交上去的大米就成了七毛二分錢一斤!
山裡人樸實,但不代表他們說話、做事不會拐彎。嬸嬸她們明面上問的是村小合併的事,實際上是想問李家明以後的打算。考大學啊,憑金妹、桂妹她們自己是不行的,得要一個人來管、來教,而且是七八年一直管、一直教!
紅英嬸、蓮香嬸她們知道,大家雖然共一個姓,而且共一個太公,但畢竟不是一家人。當初傳祖去求傳健,讓他教教軍伢,不也當面答應得好好的,照樣不當回事?哪怕是家德剛開始教家明時,那是嫡親的堂兄弟,大嬸也還在一旁說怪話呢,何況李家明要七八年一直教幾個伢子、妹子。
李家明笑了笑,嬸嬸她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不是要照顧小妹、滿妹,恐怕會一路跳級,早早考個還算不錯的大學。象四哥說的,人生要經歷完整的童年、少年才圓滿,對於自己來說,根本沒有多大意義。
人是要有希望的,只有看到了希望才能耐得了寂寞,也才能堅持得下去。
已經打定了主意,花七年時間去拼個清華、北大的李家明想了想,讓毛砣、細狗伢這些堂兄弟妹繼續做作業,帶著三個嬸嬸到樓下小妹的睡房裡,小聲道:“紅英嬸、蓮香嬸、茶菊嬸,現在的中考、高考難度你們也知道。我實話跟你們說,桂妹、金妹雖然不是非常聰明,但也不比普通人差。只要她倆能吃得了苦,我估計以後能考個大學,最多是要補習年把、或是大學好不好的問題!”
三位嬸嬸雖然是農村婦女,可聽話聽音還是沒問題的,李家明如此說,而且沒提毛砣、細狗倆人,哪會聽不出他的話音?
茶菊嬸一聽就高興,蓮香嬸既高興又失望,紅英嬸則是徹底的失望了。細狗伢、大狗伢都不是讀書的料,這一點她和傳猛伯早有心理準備,但隱隱盼望這個小侄子能教好,現在李家明的話卻將她最後那點希望都澆沒了。
“茶菊嬸嬸,你去樓上看住下子她們,我跟紅英嬸嬸、蓮香嬸嬸講幾句話。”
“哦”,茶菊嬸愛憐地拍了下李家明的腦袋瓜子,起身上了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