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手忙腳亂(第1/3 頁)
生活不止悲傷,還有詩和遠方。
幸得老天爺憐憫,不僅給了他一個精靈一般的女兒,還讓他回到了十三年前,有機會去彌補那些曾經犯下的錯。
遺憾的只是回來得還是有些晚了。
將倉庫清理好,徐聲把老式的躺椅搬進來,大致鋪了張涼被當作床鋪。浦江的炎夏,被褥是個多餘的物件。
老舊的餐桌可以暫時用來放電腦,他再次厚著臉皮上了二樓,把自己的膝上型電腦搬了下來。
溫子霓不待見,他沒強求,逗了逗肉嘟嘟的閨女後,便獨自一人回到庫房,拿起《蝸居》的原著看了起來。
徐聲能進入編導這個行業,首先是因為他本身的專業優勢,其次也有酒友那個圈子的幫襯。
他的圈子,除了影視樂園周邊這一圈從小到大的玩伴,和上戲那些關係一般的同學老師外,能幫得上忙的還有父母生前留下來的老交情。
畢業於上戲的他,在沉溺於燈紅酒綠的那些年裡,不知道禍害了多少學妹,上戲那點微末的關係於他而言沒有大用。如今其實還是父母的那些交情更有用處,但以他這兩年的形象再去續交,未免有些唐突和冒昧。
而周充的姐夫楊天來,早些年就藉著周家的關係進了文廣,後來他開始工作的時候,楊天來在文廣裡已經有了足夠的話語權,要不然周充也辦不起那個影視中介。
他和周充的關係自不必說,父母和周家老頭子的關係也很不錯。楊天來如果願意幫忙,他也就不用再去浪費父母那些用一點少一點的人情了。
徐聲不太清楚現在的影視環境,當初他拍的那些小成本懸疑有滕訊愛奇異買單,如今滕訊和愛奇異還沒影子,電視臺又拒之門外,再拍那些小成本的懸疑片無異於去撿芝麻黃豆。
所以徐聲才把目光放到了《蝸居》這個故事上。
這是個講述小三被包養的故事,故事裡的海藻和宋思明在現實裡都有原型。文廣傳媒之所以能主導這個專案,正是因為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浦江的真實事件,要拍《蝸居》,繞不開浦江廣電。
翻著書,徐聲回憶著《蝸居》原版的電視劇,突然發現有很多可以作為的地方。
前世的《蝸居》作為一部經典,剛播出沒幾天就奪得了收視冠軍,裡面的很多東西都值得深思。如果不是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被禁,這部劇甚至可以成為廣為流傳的經典。
《蝸居》首播於房價還沒徹底飛漲的年代,在房價飛漲的年代裡,人們再回頭來看《蝸居》,感觸更深。
而從原著與電視劇版相較來看,電視劇的臺詞更接地氣,家長裡短生活瑣碎都拍得很有味道。
這部劇的導演騰化濤徐聲雖沒接觸過,但他的作品徐聲卻看過不少。
就比如幾乎原班人馬打造的電影《失戀33天》,臺詞功底比起《蝸居》來就差了很多,就更別說後來的《上海堡壘》了。
這就是檢驗編劇功底的地方,《蝸居》的臺詞拿到十年後也不會老套,可《失戀33天》隔兩年再看就很尷尬。
每一部劇的臺詞都不是靠劇本一蹴而就,鏡頭語言需要在拍攝時不斷的爭吵討論才有結果,只要能插進去,徐聲相信看過成品的自己遲早能說得上話。
看了一夜的《蝸居》,徐聲再起床時就想去樓上看看女兒。
《蝸居》裡,海萍夫婦與女兒冉冉的分離導致夫妻兩人和女兒關係形同路人,這一點讓徐聲感觸很深。就算能進組拍攝《蝸居》,他也不想離女兒太遠。
好在《蝸居》的拍攝地大部分都在浦江。
他厚著臉皮走上二樓,輕輕敲響那道門。
“我來看看孩子。”
突然間上門,手裡沒個給女兒的禮物,徐聲搓了搓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