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國將從海外調集12個師敵兵力,配合廣東的五個師,同時向三個方向北伐。
結束了動員會的司徒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而旁邊他的跟班張阿福已經呆滯了,“十六萬大軍啊,皇上這是想拿下多少個省下來啊,莫非是要一統全國?”
司徒嘉淡淡道:“飯要一口口的吃,十六萬大軍,皇上是看中了南方了呢。”他拍了拍張阿福,道:“帝國北伐大事,我第四師和第五師,成軍半年多就被委以重任,我們可不能被金線營給比下去,這次打得好了,咱們也掛上金線。”
自始至終,都沒有人解釋過金線到底是什麼意思,第四師和第五師的人認為,金線就是王牌軍,而司徒嘉已經給自己定了一個人生追求,讓自己的軍裝上掛上金線,然後成為一名將軍。
原廣東的五個師,吳大飛和白湯姆的軍銜都是少將,而後來的武清溪、於鷹揚和郭久都是准將軍銜。也就是說,幹到師長,也就變成將軍了。
如今皇家陸軍普遍有職級高、軍銜低的情況。像正常的情況下,師長為準將,旅長為上校,團長為中校,營長為少校,連長為上尉、中尉,排長為少尉。司徒嘉參加過圍攻香港和攻打廣州城兩次軍事行動,在第四師和第五師組建以後,他直接被提為了團長,但是軍銜卻是上尉軍銜,即使在第四師第五師的所有團長中他也是軍銜最小的一個(其他的都是全戰兵空降)。所以此次,他迫切希望能夠參加戰鬥,獲得榮譽。
————分割線————
1841年秋,何沐平攻陷廣州之時,兩廣總督祁貢正在城外處理私宅置辦一事,藍衣軍重炮叩城,祁貢大駭,一路西逃。當時,吳大飛西路軍正打到肇慶府,祁貢苦嘆道:“藍衣賊之悍惡,勝於英夷十倍,廣東將軍所言,防民甚於防寇,正中其害也。”祁貢庸庸碌碌,自己也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接替琦善的兩廣總督之後,就跟著奕山走綏靖政策,結果英國人變本加厲。滿清官僚不知是做龍庭久了,自大養足了還是如何,總是認為,只要內民心齊,外寇就不敢來犯。只是,那時國內之民眾,民心渙散,肩上壓力重,更又添西方的殖民者百多年來殖民戰爭也養成的不可一世的想法,把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打得七零八落。
祁貢總算還記得自己是兩廣總督,廣東沒了,還有廣西,自己一路輕車簡從,逃到了仍屬於廣東的廉州府(系統說不是廣州的)。上表道光稱廣東藍衣賊患嚴重,朝廷速派兵圍剿。
道光初時本打算招撫藍衣賊,故而告誡祁貢按兵不動。等奕經吃了軟釘子,奕山被放歸,中華帝國建國後,道光一口氣沒喘上來,竟然大病了,這時大臣們也沒有拿主意的了,畢竟出兵是大事,沒有皇帝的許可,誰也不可能調動大軍。而這件事就擱下了。祁貢無能,估計武力抵抗藍衣賊。但是因為畢竟也是兩省總督,地方大員,道光皇帝不清醒的時候,誰也不能隨便把他給弄回來,祁貢也是滿心等著道光一紙詔書,斥責他無能,把他召回,但是他抻著脖子等啊等,就是沒等來傳旨的太監。
傳旨太監沒有等來,等來的卻是藍衣賊四萬大軍。
北伐行動皇家陸軍西路軍總指揮吳大飛帶領著第二師、第九師、十四師和十五師從高州直撲廉州。
p。s。登上了首頁公眾新書榜的榜尾,雖然在最底下,沒多少人能看得到,但是再怎麼說也是上主頁了!所以,雖然收藏沒有過300,還是決定四更。
收藏、推薦!猛烈地砸向我吧!~
;
第二十三章 西路軍困境
鴉片戰爭爆發後,道光曾下旨調遣周邊省份援軍入粵防備,廣西巡撫梁章鉅押送廣西兵兩千,會同湖廣兵等,聽從奕山指揮剿夷。《廣東和約》簽訂後,外省兵勇被勒令離開廣州城六十里。就是這六十里的路程,讓這些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