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比前夕(第1/3 頁)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長生祠中,落葉飄落的細碎之音,喚起一陣微風。無人做擾,紅燭忽而想起了小時候,自己與師兄兩個小跟屁蟲,拼命的跟在師傅背後,不厭其煩的一直追問什麼是修行?師傅也總會耐心的蹲在身子,刮刮二人的小鼻子解釋道;
修行,是內斂心神,將自身想象成一隻鍛造爐,汲取天地之氣匯于丹田之中,走奇經八脈,排出雜質提煉精華。
姬棄仇點頭示意,此為初入,世人皆明白。紅燭閉目回思著此前自己的師傅所言,再道;入門修行,一切都在自身,天資就像一個容器之大小,世人往往更注重容器是否大而華,卻忘記了,盛水之功,在日積月累的苦修中。
至於何為道,道法自然,乃是世人求借天威而化,亙古之前,先祖之民,歷經旱災,洪流,冰隕,等諸多滅世之禍,祈天無恩,向死得生,繼而感悟出天地共生之氣,納入體內,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道之一字,通俗點說就是,自身,風法,動之若風,輕盈無物。內空心神,斂氣心觀,觸之便及,更多的,就需要你自己去體悟了,言之不通,唯有心明。
紅燭學著其師傅說話的模樣,就此斷截,不再多言。姬棄仇聽罷若有所思,但心中依舊有些許不通,紅燭睜眼瞧見姬棄仇並未舒展的容顏,又是無奈道;“你怎麼會如此之笨,道法就像石擊水面般,揮出的力,產生出的波紋自是息息相關,道之單,並無含義,走在那一條路上,先觀再聽,再感其真意,不被雙眼所蔽,自然便可明白了。”
於是,長生祠中,姬棄仇就像一個失去生命的木樁般,矗立堂前柱旁。衣角伴隨著晨起晨落而擺動,雙目空洞好似看見了什麼,雙鬢髮絲舞動間,好幾個日夜已過,初晨,紅燭走入堂前,瞥了一眼姬棄仇,猛然間發現這小子模樣,好生俊俏。
···· ····
隨著乾雲山釋出門下法旨,數以萬計的歷練弟子開始紛紛燕歸巢。一百零八洞,每洞之中只有三人可出戰山中大比,得之百人可入百門大比!如此,也便是在不日中,乾雲山有一場弟子大比將要展開。
年入晚秋,而百門大比則是在九月三十日開展在鯉魚庭中。
隨著長生洞中數百弟子歸來,姬棄仇卻閉關而修行,原先的長生洞之中,大師兄之位一直是由一位名叫李華的弟子所擔任,此人半步元嬰期,卻已然傲視洞中諸多弟子。當聽聞紅燭將大師兄之位給予姬棄仇時,李華的臉色就像吃了狗屎一般難堪。
畢竟這麼多年過去,門內稍有天資之輩早已轉投他門之下,自己一人獨擔大梁這麼些年,即便自己沒有功勞,苦勞那也是不少,大師兄之名,豈可輕易轉予他人!
長生祠的廂房內,李華端坐主位,餘下數十人圍站面前,幾人大氣不敢出,生怕惹怒了面前的這位“大師兄”,“你們可知那姓姬的來歷?怎麼就外出一趟,多了這麼個小畜生!”李華惡狠狠的問道。
“我等也不知道,師尊大人一同吩咐後,我等也是才知曉。”章銘恩接話答道。“定是此人花言巧語,哄騙了師尊,這才如此的。”趙湘轉念趕忙說道,聞言的李華也是給予肯定,畢竟這麼多年,何人瞧得上長生洞?出門在外,尋常之人得知自己是為乾雲山弟子,那是恭敬有加,可要是聞言自己是長生洞之人,那鄙夷的目光當時刺在自己身上,可謂是臉面盡失!
坐在廂房中的李華那是越想越氣,忽而拍掌而起,說道;“走,去見見那位大師兄!”開門而出,數十人浩浩蕩蕩趕至姬棄仇門前。望著房門緊閉的廂房,此中氣息忽而膨脹,忽而淡卻,站在首位的張之凡不由的畏懼,轉頭望向李華,在其那犀利的威脅下,三步並做兩半,拍掌叫道;“裡頭的,還不滾出來!”
說罷,張之凡趕忙後退,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