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3 頁)
大約寅時,皇上醒過來,珍妃低頭跪在床邊,一動不動的。
&ldo;珍兒你這是做什麼?&rdo;皇上迅速的翻起身。
&ldo;求皇上降罪罷,臣妾……奴婢……做了錯事兒……&rdo;她才把摺子遞給皇上。
皇上靜靜的翻看著,良久,&ldo;珍兒,你知不知道這是假傳聖旨,是要殺頭的大罪……&rdo;
珍妃緊忙扣頭,&ldo;奴婢知道,奴婢死不足惜,可是……珍兒再也看不下去皇上這樣任人擺布了……&rdo;她擦了擦眼淚,&ldo;兄長推薦的人是不會差的,一定會死心塌地為皇上效命……廣東海關道是個頂重要的職位,皇上該放上自己的人。&rdo;
皇上嘆了口氣,&ldo;宮裡賣官猖獗,廣東海關道是個肥缺,就連儲秀宮掌事的李蓮英也暗自活動已久……你這是讓朕公然和皇爸爸叫板……&rdo;
&ldo;皇上尊敬太后,愛護太后,可是太后何曾將您當過親生兒子?&rdo;珍妃抬起頭,&ldo;您總不能就一直這樣不尷不尬的……您是皇上,您才是這天下的主人!&rdo;
&ldo;別說了……&rdo;
&ldo;臣妾知道皇上一直猶豫,這才冒著殺頭的罪替皇上做了這決定。&rdo;珍妃連忙跟著磕頭,&ldo;臣妾自小就不願受人家欺負,更看不慣別人受欺負……皇上殺了臣妾也好,駁回摺子也好,無論皇上做什麼決定,臣妾都永遠站在您這邊!&rdo;
皇帝坐在床榻上,久久的都沒有動靜,只有一片死寂。
&ldo;珍兒你先起來……朕不怪你,摺子就當作是朕準的,這件事莫要再提起。&rdo;沉默一陣子後,他站起身,珍妃也連忙跟著步子,服侍皇帝更衣。
兩人一直對視著,終究說不出話來,縱使千言萬語都湧到嘴邊,卻都像嚼了沙子。&ldo;珍兒不怕死,為了皇上,珍兒做什麼都願意!&rdo;這是皇上臨走前,珍妃的最後一句。
皇帝回頭看著她,眼神中飽含堅定。
少年天子的決定,往往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如今大清朝的前路荊棘漫漫,透不進來一絲的亮光。列強的蠶食,朝廷的腐敗,無一不考驗著這個剛剛二十四歲,並且懷著一顆悲天憫人之心的年輕人,他所邁出的每一步都必須左右權衡,小心翼翼。
皇帝主戰,姑母主和。日益強大,思想也隨之成熟起來的皇帝不再願意被姑母緊緊握在手中做一個小丑,而他的逆反,對於大權在握的姑母來說,有如芒刺在背。
&ldo;這仗橫豎是要打,皇上如此堅持,北洋水師也蓄勢待發,老佛爺不大願意再管了。&rdo;那日榮壽公主進宮來,帶了好些新奇的玩意。
&ldo;我瞧著國庫緊張,皇上也還是要堅持開戰?&rdo;我的身子向前靠。
&ldo;殺殺那些洋人的威風也好,何況宣戰的是區區倭國?&rdo;公主低頭啜茶,&ldo;老佛爺本是一心只想修頤和園,故而主和,現在頤和園已經撥了銀子,她自然無意再管。&rdo;
公主放下茶杯。&ldo;我瞧著勝算倒也不是沒有,只是皇上一心要戰,勸是勸不住的,不如乾脆打他一仗。&rdo;說這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