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一度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終於降下了帷幕。
1927年第18節 潮起潮落(3)
宋慶齡繼續走她的路。
她和陳友仁、鄧演達等組成的國民黨左派流亡政府前往莫斯科。瑞娜與她同行,從上海乘船前往海參崴,然後穿越西伯利亞荒原。斯特朗和鮑羅廷同行,乘坐越野汽車穿越戈壁灘返回蘇聯。希恩也從北京趕到了莫斯科。
莫斯科車站上歡迎宋慶齡的場面十分隆重,但隨著時日的增多,她漸漸感到了失望。流亡政府沒有得到蘇聯政府原來答應的大力支援,史達林也沒有因為發生了&ldo;四一二&rdo;事件而改變其支援蔣介石的政策。他與托洛茨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曾派往中國與孫中山會見過的蘇聯特使越飛自殺,無疑讓宋慶齡感到寒心。隨著十月革命十週年慶典的結束,對托洛茨基派的清洗便開始了。托洛茨基本人開始了他的流亡。
也感受到被冷落的瑞娜,在寒冷的莫斯科因病去世。
她的葬禮由希恩、斯特朗以及鮑羅廷的秘書安排。11月27日,星期二,這天是感恩節,正好是斯特朗的生日。
送葬隊伍由大約一百人組成,他們從醫科大學步行前往莫斯科火葬場。路程步行用了兩個小時。送葬隊伍穿過白雪覆蓋的城市,夜色開始降臨。靈柩上蓋著一面紅旗,六匹馬拉著敞開的靈車,一支軍隊銅管樂隊跟在靈車後面反覆演奏《革命葬禮進行曲》和蕭邦的《葬禮進行曲》,送葬者跟在後面。
希恩看到了宋慶齡:
孫逸仙夫人選擇步行,走過寒冷而乾燥的冬季街道,蘇聯政府為她提供的一輛在莫斯科專用的轎車緩緩跟在身後。她凍得厲害,裹著大衣還在發抖,但她沒有離開隊伍。她堅持要來與瑞娜告別,瑞娜是為她服務的一批年輕美國理想主義者中最早的一個,他們幫助她的早期社會事務以及後來歲月裡的聯合戰線工作。她對瑞娜的真誠情感,明顯表露在她的優雅面容上的悲哀和孤寂感之中。
斯特朗在葬禮上發表了演講。她說:&ldo;我們美國人為仍然能夠給世界戰鬥前沿陣地上奉獻先鋒戰士而感到無比高興;我們曾經為俄國革命奉獻過約翰&iddot;裡德,現在又為中國革命奉獻了瑞娜 。&rdo;
瑞娜親自參加的轟轟烈烈的中國大革命降下了帷幕。她的生命被掩埋在黑暗深處,她的名字很快就將被人淡忘。在她無法看到的場景裡,新的歷史、新的人物又將走進人們的視野。
1927年第19節 宋慶齡:永遠的美麗(1)
1
二十世紀的中國,如果只評選一名男性世紀偉人,恐怕還會讓人斟酌再三,難以取捨。而若論及女性,誰又能比宋慶齡更有資格當選?!
我這樣說,不只是因為在二十世紀的八十年間,宋慶齡跨越了晚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幾個重要時代,並且在每個時代她都是引人注目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在錯綜複雜的歷史風雲變幻中,她始終以自己的人格、氣質、精神的美麗征服所有人‐‐無論朋友或者敵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二十世紀的一些風風雨雨可能會漸漸被人淡忘,但在來往穿梭的歷史人物佇列中,她仍將赫然聳立。她曾發揮的作用,她的優雅、樸素風格,她身上漫溢而出的精神的美麗,永遠值得評說和欣賞。
在閱讀外國人撰寫的關於中國的作品時,這種感覺尤為強烈。還沒有別的哪位中國女性,能像宋慶齡這樣,贏得那麼多的讚美,贏得那麼多異國的男男女女發自內心的敬仰和熱愛。
&ldo;你認為我們卓越的宋慶齡只是一支香溢全球的美麗鮮花嗎?不,不,她是一頭要衝破天羅地網的雄獅。&rdo;當1927年宋慶齡流亡歐洲後,見到過她的法國作家羅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