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3 頁)
慶安殿位於灼蕖池西的一座高地上,由四座殿堂高低錯落地緊密結合而成,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臺,臺上有體量較小的建築,各以弧形飛橋與大殿上層相通,使整個宮殿看起來十分壯麗。
規制宏偉,結構特別,故而從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是大晉設宴百官的最佳場所,而百官也一直以能入慶安殿赴宴為榮。
此刻圓月初上,皎皎月光灑向人間,月色中的慶安殿矗立在高臺之上,雕欄玉砌、處處生輝,華美之外,更顯遙不可及。
裴郎
殿內絲竹管絃之聲不絕於耳,帝後並肩坐在御座之上,與下面的臣子隔著九級臺階。半垂下的珠簾遮住了他們的神色,也讓那些暗中窺伺的眼睛捉摸不清上位者的情緒。
臺階之下,左側與右側首座分別坐在左相溫恪與大司馬萬離楨,此時兩人正笑著舉杯,遙相祝酒。燭火映照之下,這兩位已年過四十的當朝權臣依舊是如玉般英俊,端的是風姿動人。
不僅是他們,今夜得以列席的男子們無一不是儒雅清俊,隨便將哪一個單挑出來往那裡一站都是一道不俗的風景。
會出現這種現象純粹是時下的風氣所致。
時人格外重視容止,認為一個人若是皮相不凡,內裡的品格和才能也定然不凡。而一個人若是容貌庸俗,那麼自然不可能做得出錦繡文章、寫得出治國經略,當屬無用之輩。
先帝晚年的奪嫡之亂,明明資歷最高的大皇子之所以早早就被排擠出局、連一爭的資格都沒有,除了自身短智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他長相過於平庸,無論是在先帝那裡還是在煜都士子那裡都討不了好,這才只得甘心屈居自己的弟弟之下。
慕儀當年旁觀大皇子的失意落寞的全過程,為他無奈之餘也不由感嘆:這個競爭的評判標準真是殘酷到令人目不忍視啊!
選皇帝嘛,又不是選花魁,這些人真不知道怎麼想的!
但縱然她看得明白,卻無法改變時人的這種觀念。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一步一步爬到朝堂巔峰的人,無一不是容止過人之輩。如今大晉天下半數的俊傑齊聚在這華美的大殿內,簡直讓人不知道是去看金雕玉砌的宮室好還是看他們好!
有此感嘆的不僅是那些一邊圍觀一邊竊喜的宮人。
坐於右側第三席的一白淨儒雅的文士環視四周,朗聲笑道:&ldo;不曾想有生之年居然能再次見到天下俊傑歡聚一堂的勝景,真是難得難得!當浮一大白!&rdo;言罷舉起玉觥一飲而盡。
那人正是靜昭容之兄,煜都聲名顯赫的名士靜祁越。
&ldo;伯文君何來如此感慨?&l;再次見到&r;,未知上一次是在何時?&rdo;一與他交好的青年郎君笑問道。
&ldo;上一次可就隔得久了。&rdo;靜祁越笑道,&ldo;已然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那一夜天上懸著的也是這樣的圓的月亮,不,那晚的月亮比今夜還要圓一些……&rdo;
&ldo;十二年前?&rdo;一個略帶幾分冷意的聲音響起,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開口的男子膚白唇紅、長相頗有幾分陰柔之氣,一雙鳳眼直直地看著靜祁越,問道,&ldo;莫非伯文君指的是十二年前的&l;莫失亭流觴盛會&r;?&rdo;
&ldo;莫失亭流觴盛會&rdo;這七個字一出,殿內的氣氛立刻停頓了一瞬,然後人聲再次響起,只是眾人的神色都不由得帶著幾分不自然。
靜祁越似是沒有發覺大家的異樣,只是笑道:&ldo;萬大公子猜得不錯,確實是&l;莫失亭流觴盛會&r;。&rdo;語聲低沉,&ldo;當年某及冠不久,也未有什麼聲名,此等盛會本是沒資格參與的,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