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靈山衛的歷史(第1/4 頁)
“據膠州志記載,靈山島\"先日而曙,未雨先雲\",因其靈氣故曰靈山。也就是說靈山島地處外海,山勢徒直,在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靈山島已經亮了;每當快要下雨的時候山頂早已被雲霧覆蓋住。因此當地漁民也流傳著\"靈山戴帽醚漢(醚漢即為地主幹活的長工)睡覺\"之說。”
“而靈山,在中國明代以來,就是北方沿海的一道重要海防線,於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設衛,轄前、後、左、中、右五所,與天津衛、威海衛、成山衛並稱為北方沿海四大衛。”
“對,沒錯,就是你們敖老師的老家,天津衛的那個天津,我嗦對麼您啦!”
“繼續說你的!”敖海源笑著拍了一下李國勝。
“咱們接著說啊,永樂年間設立山東備倭三大營後,靈山衛歸即墨營管轄。明初倭亂日益嚴重,不斷侵犯山東沿海。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派魏國公徐輝祖巡視山東沿海督建:安東、靈山、鰲山衛、大嵩、靖海、成山、威海七衛以防倭寇。”
“靈山衛等七衛設立後不久就爆發了靖難之役,眾多衛所軍隊參加到戰爭中,所以在建文帝時期山東沿海新設七衛也屬於動盪中,衛所軍隊人員編制短缺,衛所將領調動頻繁。”
“而後燕軍佔領南京,朱棣奪取皇位後,徵調山東衛所駐軍填補北京的防務空虛,大量衛所駐軍的調走造成山東沿海新設七衛的空虛,為填補山東沿海衛所軍隊的空虛,永樂二年(1402年)南調雲南衛所駐軍北上補充山東沿海衛所的空虛,所以山東沿海七衛駐軍建制完成是在永樂二年(1402年)。”
“在駐軍調整完成後,靈山衛當時轄五所共有5600餘人,在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時候,明英宗朱祁鎮率京師禁軍二十萬軍隊北征瓦剌,在土木堡一帶明軍遭遇瓦剌軍隊圍殲,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保衛京師的二十萬明軍損失殆盡,訊息傳到北京朝野震動。”
“但當時北京城只有十來萬老弱守軍,於是兵部尚書于謙徵調南北兩直隸、河南的備操軍和山東、江蘇沿海衛所備倭軍保衛北京,最終憑藉這些外調進京的勤王軍隊取得北京保衛戰最後的勝利。因此這一時期山東沿海地區衛所軍隊被大量抽保衛北京,每衛由所轄5所5600人減為轄3所二千人左右。”
“也正因為兵力大幅削減,加重了倭寇侵犯,倭寇不斷侵犯山東沿海地區搶奪屠殺沿海衛所軍戶,導致這一時期大批衛所駐軍和家屬逃離衛所。”
“面對日益嚴重的的倭寇,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擔任都指揮僉事,掌管山東沿海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備倭事宜。在戚繼光上任後走遍三營二十五個衛所,修繕沿海墩堡,增設瀕海城堡,徵調內陸地區民戶填補沿海衛所駐軍缺口。”
“山東沿海衛所經過戚繼光三年時間的經營,倭寇侵犯很快平息,戚繼光也因在山東沿海的防倭功績被調往浙江防倭,戚繼光調往浙江時帶走一部分衛所駐軍南下防倭寇。靈山衛建制也在戚繼光擔任都指揮僉事這段時間固定下來,一直沿續到清代雍正年間裁撤。”
“過去靈山衛的海防線一共有三道:第一道是眾多的墩堡每墩五人;離海岸線有一定距離為堡,每堡四人。守墩軍兵會根據發現不同敵情點狼煙或嗚炮。守墩堡軍戶在墩堡附近建房安家居住,每個墩堡有50畝墩田供守墩堡軍戶耕種 。但是由於每個墩堡守衛人員只有四五人,對大股倭寇起不到阻止震懾,所以在沿海地區和靈山衛到膠州膠古道、夏河所到膠州的古道上設立眾多頻海城堡,頻海城堡內駐有衛所軍隊,當地民間俗稱兵營,墩堡發現敵情時各個兵營會及時出動駐軍處置敵情。這就是第二道防線。靈山衛城、夏河所城、膠州城三城駐軍則構成了第三道防線,即墨營駐守的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