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2/5 頁)
時,只消公佈娘娘懿旨,各路兵馬、官員十有**會按兵不動,既不會勤王,也不會攘助皇長子,而是靜待塵埃落定,此乃人之常情,強求不得。千歲能用之兵,就是北伐的精銳大軍,而晉王能用之兵,就是留守汴梁的禁軍,太尉還可謀取西北諸藩以為千歲助力。”
丁玉落還沒說完,趙德昭已大喜道:“太尉真國之忠良,如此,大事可期了。”
宗介州瞟了自己愛徒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轉向丁玉落道:“姑娘,太尉言下之意,關鍵就在於,千歲能否調得動北伐諸軍?”
“不錯!”
丁玉落道:“千歲初次領兵,在這種情形下,能否指揮得動三軍,殊難預料。太尉說,如果千歲貿然將真相告知諸將,而諸將不肯犯險相從,則事機已敗,千歲再無生路,要遑論暫且隱忍,以待時機了。
宗介州道:“此言固然,但……千歲若不將真相相告,如何試得諸將心意?”
丁玉落淡淡一笑:“這正是千歲要解決的問題了,民女……只在此靜候迴音!”
步步生蓮 第043章 良禽
可是當吳王趙德昭忽然湧現在党進大帳中時,還是見這位党太尉穿著件小褂子,打著赤膊,堅固的胸口露著黑亮的胸毛,像只受圍的老虎一般,正在帳中打轉轉。
一見趙德昭,党進不由一怔,連忙搶步上前,叉手施禮道:“党進見過千歲,千歲要來,怎也不使人說一聲,老黨如此妝扮,未免失禮。
趙德昭忙道:“將軍忠勇驍猛,性格粗獷,向來如此,孤豈會見怪。
党進唯唯稱是,請趙德昭上座,又吼了一嗓子,叫起貓在帳角偷睡的老兵,給趙德昭沏壺茶來,這才問道:〃千歲明日便要還京了,介時,老黨自要率眾將去相送千歲的,老黨正想著,過一會兒就先去見見千歲,營中有些什麼安排,好請千歲示下,想不到千歲卻屈尊來了,敢問千歲,於眾將還有什麼吩咐麼?”
趙德昭輕輕一嘆,悽然說道:“此番北征漢國,父皇志在必得,孤與將軍風餐露宿,兼程而來,本認為漢國一舉可克,建此開疆拓土之奇功,不想……父皇竟猝然駕崩,龍馭殯夭……”
党進聽了,一雙虎目中也不禁蘊起淚光,勸道:“老黨也沒想到,官家龍精虎猛的身子,再坐三十年天下也不稀罕的,竟爾……,天有不測的風雲,千歲還請節哀順變。”
趙德昭落下淚來,趵然道:“父皇在時,致力於一統中原,來日取回幽蔌,一統漢室江山,還天下一個太平世界。幽燕現在契丹人手中,如非充分準備,輕易啟不得戰端。可小小漢國,彈指可滅,實不足慮。如今契丹內憂外患,無力顧及,這是天賜良機,一旦失去,不知還有什麼變更。”
他抬開端來,殷殷望向党進,慨然說道:“孤思來想去,有心完成父皇遺志,持續出兵,平了漢國,再回京舉孝,將此大捷焚告父皇在天之靈,以告慰亡父,不知將軍認為如何?”
党進攸然色變,沉吟道:“恐違官家旨意。
趙德昭道:“機會稍縱即逝。”
党進遲疑道:“這個……”
趙德昭忙道:“此乃父皇遺志,也是我宋國征戰天下,最後一個滅國拓土的大功,機會難得啊。孤年輕識淺,欲完成先帝遺志,又恐有違聖意,到底應當如何,心中委決不下,所以才來尋老將軍,請黨叔叔給侄兒拿個主意。”
党進連忙離座遜謝道:“千歲客氣,老黨實當不得千歲如此稱呼。這件事太過重大,非党進一人便可拿得主意,千歲還容老黨仔細想上一想,與幾名將軍稍作商議。
“好,那……那孤鎮等將軍決斷。
趙德昭起身拱一拱手,又道:“先皇在時,嘗言將軍赤膽忠心,憨樸直爽,是最可倚重的人。如今機會難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