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頁)
李雲龍:我看見你一頭扎進了運河,我就知道,暫七師,完了。
常乃超:你知道我當時是怎麼想的麼?
李雲龍:我管你怎麼想的呢!
那種張狂,讓我想起某個小說中描述太空人‐‐他們都是很謙遜的人,只是一談到上天的事情,就變得好像自己是上帝。
我管你怎麼想的呢!這就是李雲龍式的霸氣,畫龍點睛。
還有沒提名字,卻活靈活現的彭德懷、劉伯承和陳賡,特別是陳賡,對於百團大戰和敵人掃蕩那段話,說得精彩,點出了這一戰的實質。
電視劇對幾個配角的刻畫相當出色,還有幾個可以一提。和尚,表情扮相都出色,一個字‐‐酷;黑雲寨大當家謝寶慶,那一口山西腔婉轉悠揚,無論要挾還是求饒,這個土匪演絕了。
也有一些不足,我自己的看法而已,提出來算是商榷。
開篇擊斃日軍一個大佐聯隊長,反而弱化了主題,使抗日戰爭的艱苦卓絕變得不那麼強烈。事實上日軍一個大佐不是那樣好擊斃的。我想這可能是原作中抗日戰爭部分內容不足,編劇和導演為增加內容不得已作的補充。反掃蕩的那段補充就較好,這一段感覺有些過猶不及。類似戰例在八路軍戰史上我沒有見過,僅僅在國民黨軍的戰史中有一個戰例似乎相近。這就是常德會戰中57師擊斃日軍109聯隊長布上照一之戰,當時,日軍猛攻中國軍隊岸上門戶黃土山,守軍150師一部頑強抵抗,布上照一到前線督戰。其指揮群被撤退下來的57師鄧若波營發現,鄧營長遂指揮迫擊炮手如電視劇中的李雲龍那樣靠近布上,一炮中的將其擊斃。
騎兵連長孫常勝的死,我認為是個毀譽參半的鏡頭。
二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馮玉祥給鍾毅將軍的輓詞,取自《楚辭&iddot;國殤》。
獨立團騎兵連的全軍覆沒,寧死不屈,可以說是《亮劍》一片的亮點之一,特別是連長孫常勝最後獨臂單刀的衝殺,更是塑造了一個出色的藝術形象。但是,同一個參加過反掃蕩戰爭的老軍人談起,對方卻覺得這個情節白璧微瑕。他的第一個看法是李雲龍這個指揮官運用騎兵的能力不及格。
說起騎兵,在八路軍中,騎兵部隊和炮兵部隊同樣是寶貝疙瘩,但是騎兵部隊犧牲更大。這是當時作戰特點決定的。八路軍的正規炮兵部隊,最高以團為建制,主要的作用是作教導團使用的。和日軍的作戰中,由於裝備相差懸殊,八路軍基本沒有成建制使用炮兵的機會,培訓基層炮兵骨幹,或派出小規模的部隊參加基層作戰,使繳獲的火炮成為攻打日軍據點的重要武器,是炮兵當時最多的作戰方式。在反掃蕩作戰中,炮兵儲存自己和裝備的任務,比多消滅一些敵人更為重要。但是騎兵部隊,雖然一樣是極受愛護的兵種,則被八路軍作為鋼刀的刀刃,屢次參加慘烈的惡戰。無論115師騎兵團、129師騎兵團、冀中騎兵團,以及大青山騎兵縱隊,都有悲壯而光榮的戰史。八路軍對於騎兵的使用,有自己的原則。
這個原則就是充分利用騎兵的速度和機動能力,在野戰中作為突破敵步兵陣地的突擊力量,來達到反封鎖的目的。實際上,八路軍是把騎兵當作現代化部隊中的裝甲部隊使用的。
騎兵比之於裝甲兵,最大的缺陷是防禦能力不足,甚至由於目標大,還弱於步兵。這也是傳統騎兵在現代戰爭中隨著火力密度的增大逐漸被淘汰的原因實際上,熱兵器時代騎兵是用巨大的傷亡換取和敵軍距離的接近,然後用自己的突擊力撞開或攪亂對方防線,為步兵開啟通道。因此,騎兵對於士兵的犧牲精神和忠誠要求更高,事實上當時中國國共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