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輕快飄然(第1/4 頁)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是呀!蘇軾這一曲《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不正昭示著生活常常就是這樣:
當愁苦沉澱到一定程度時,很難說清哪句話真正觸動了你,而致內心可以迸發出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之後,內心的結一下子就開啟了。
其實,能夠擺脫內心苦痛的人,往往都擁有一顆能認真對待生活的心。
心中雖苦,但日子總還是要繼續。於是,在這之後,豁然開朗的蘇軾,對未來的生活一下子就燃起了希望,並在不久之後,就決定去沙湖購置田地,以安置屬於他自己的家業。去的路上,在路遇細雨,同行都為此而煩擾時,只有他,一身淡然,那於雨中漫步的身影,彷彿是一位世外超人那般……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呀!即便是手拿竹杖,腳穿草鞋,他也依然能夠健步如飛,超然灑脫,哪怕它是一輩子的風雨,也不足以使他畏懼。
至於“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自然是在道盡“雨過天晴,微風斜陽,十分清爽,那麼難熬的都不再畏懼了,又怎會被天氣的變幻給牽絆了心情”之心境。
正所謂“跳出三界外,蘇軾已然是修煉到了慣看秋月春風處變不驚的修為境界”。
真所謂“世間逍遙客,唯老蘇是也!”經此一悟,蘇軾自然是活得愈發的飄逸,瀟灑而寫意了嘍……然後,觀赤壁,感物我之皆永恆,與清風明雨相伴;聽江濤,願從此在天地間流浪,得以逍遙一生。
此,實乃一派神仙風姿,叫人好不羨慕。難怪當時的人們曾一度傳言“蘇軾已經羽化登仙”,且還將它言傳到了皇帝的耳中,惹得朝野上下居然也都沸沸揚揚。
其實,蘇軾又哪裡登得什麼仙?彼時的他,正躺在床上鼾聲大作呢!
生活就是這麼奇妙!生活就是如此神奇!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便能得山長水遠。人生的路,終究還是不能忘了自我救贖……
世間,人們往往試圖逃避苦難,去追逐快樂。而如果去言說蘇軾比世間的人還有什麼高明之處的話,那麼,他也只是在面對苦難的時候,順其自然了而已。
人曰,心中有苦,但生活卻還得繼續。芸芸眾生,誰又沒有生活的難處呢?苦難並不可怕,只要還能堅持,還在堅持,苦難就一定會過去。
當然,蘇軾真正高於我們之處,便是看透了喜樂與苦難皆為一樣之可以虛無。
正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首曲所言說的那個意思:
歷史長河如滾滾長江般總是不可逆阻的向東流去,其間,有多少英雄豪傑都已經像翻飛的浪花般永遠的消逝了。不管於曾經,那些個英雄豪傑,他們是對與錯,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了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幻化成雲煙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也依然東昇西落。看那在江邊的白髮漁樵,定是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彼時因為和老友難得一見而見了面,正在痛快地暢飲著一杯杯酒……然後,於推杯換盞中,那些古往今來的多少事,多少人,自然是都付諸於了他們的笑談之中……
現在,將焦點聚攏回集到向北的身上吧!在那一年裡,甭管是去到之初,還是離去之時,向北倒都是仰著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