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莫丞相作揖,「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當不得陛下如此誇獎。」
很好,秦姝更滿意了,把暗報給他看了前半部分。
大冬天的,莫丞相頭上出汗,「陛下,臣對大燕絕無二心。」
秦姝安慰:「我自然明白,卿附耳過來。」
一下午,君臣倆就耗在御書房了,史官都被打發了出去,莫丞相是丞相里最吃得開的,蓋因一點,素來圓滑諂媚,秦姝和世家爭端裡,他安撫得了同盟世家,也能捧一捧秦姝。
這回,秦姝考慮要不要大用他,端看莫丞相有沒有真本事了。
西城縣侯在京城沒有府邸,沒有建府的必要,幾十年才來這麼一次,還是因為自己搞事情,一家人龜縮在驛館,劉玳和幾戶人家互傳了幾回書信,發現莫丞相鬆動了,歡天喜地送了土特產到相府,靜候迴音。
作為臥底的莫丞相暗罵蠢蛋,你要謀反找一班文人有什麼用?你去找掌兵的武將啊!哦,京城兵馬是秦姝的人把著,好的那沒事了。
丞相手下是有甲士護衛的,相府也有家兵,數量不會多,看家護院保平安而已,劉玳的意思是想憑這些甲士攻皇城,剛好有的人家住的離皇城大明宮很近。
莫丞相默道,難怪前朝淑慎長公主如此偏激激進,哪怕換了當今陛下,碰上這父子倆,也得撞牆去。
劉玳是在路上被逮住的,早晨啟程,中午被抓,晚上又回長安了,這一天過得真是刺激。
莫丞相就更無語了,「你要謀反的,離了京城你怎麼謀反?」
難不成指望他家舊部集結起來去攻打大明宮,然後抱著皇位玉璽等他晃蕩過來?
劉玳陰晴不定的臉色告訴莫丞相,他就是那麼想的。
莫丞相:「……」他家可是梁朝著名忠臣,好丟人啊。
既然罪證確鑿,也不用認罪了,秦姝毫不客氣拿回了封地,把劉焱平一家趕到西北種白薯去,和劉玳私通的諸如彭城劉氏、延陵吳氏、汝南袁氏等,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十惡不赦中的十惡,第一個就是謀逆大罪,夷三族,父母妻三族全滅,十六歲以上男丁處以死刑,女眷及十六歲以下男丁沒官,或充入教坊,或沒入宮中,其餘由刑部代為發賣。
世家枝系繁茂,這一下,低位官員不談,高位官員中空下來一個刑部尚書,一個太府正卿。
低位由幾位丞相商量舉薦,再報到秦姝面前酌情補位,刑部尚書本應補位大理寺卿,但介於刑獄人才太少,少不了王亭松坐鎮,給王亭松補了一個勳爵,提了太僕正卿盧國公次子俞輝,盧國公和範穎一樣,也是開國功臣。
至於太府正卿,秦姝看了一圈,敲定了今年因為青州事務脫不開身,沒有歸京的趙嘉敏。
新任太府正卿要明年春才能上任,刑部尚書卻是早早到了刑部,這是個狠人,第一件事,把前刑部尚書的家眷充入教坊,包括七十老孃都不放過。
一時教坊常客們以睡到刑部尚書的女兒為榮。
18、前塵往事
鍾婉又聽聞了這些人間慘劇,對秦姝更沒好臉色了,她看那些女人,都是代入自身的,就會看秦姝不順眼。
秦姝無奈:」你為我想想,我撐起社稷百姓容易嗎?在家你還要與我糾纏,一時心慈手軟,墳頭草都幾尺高了。」
明明要反省的是鍾婉,她卻能衝出來罵秦姝,上一個有這待遇的還是先皇。
「這是謀反,一旦成功了,劉家今日就是我的下場。」
鍾婉軟和了,略有心疼,「陛下也不容易。」
秦姝輕撫眉角,滿意:「你明白就好。」
說好了要告訴鍾婉過去的事,秦姝一直沒動靜,問她總是回答,再等等。
好吧,再等等,這一等都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