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們依然帶著傷跳舞。”波特曼說。
也許熟悉波特曼的人都知道,波特曼為角色傾盡全力甚至赴湯蹈火,是波特曼對待每一部電影的態度,從她的銀幕處女作《殺手萊昂》也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開始就是如此。
9歲時,她在長島的一家比薩店被星探相中,並推薦給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殺手萊昂》起初選角時,導演本想把瑪蒂爾達這個角色給麗芙泰勒,但她那時個子就已經太高,而波特曼則由於年齡太小而落選。但她不甘心,再次回到導演面前,來了一段精彩絕倫的表演。呂克貝松被這個12歲小女孩超乎年齡的悟性和表現力說服了,當場就把完整劇本給了她。波特曼高興極了,回到家把劇本從頭到尾讀了一遍,不由得喜極而泣。她意識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緊張而刺激的拍戲經歷將要來臨了。
此後,波特曼在表演之路上平步青雲。17歲時,她推掉《洛麗塔》和《羅密歐與朱莉葉》兩部巨片,心甘情願地登上舞臺出演百老匯戲劇《安妮弗蘭克的日記》。這個舉動曾讓人大惑不解,但是每次結束後長達近一個小時的謝幕證明了她高超的演技和不懈的付出。
就在她逐漸成為好萊塢知性與優雅的代名詞時,波特曼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2004年,為了在《V字仇殺隊》中扮演一名自由戰士艾薇,她剃去了一頭長髮,以光頭形象亮相。波特曼說,為了戲份剃光頭,這是她一直以來的一個願望,現在終於要變成現實了。
“我很激動,以前我就有這種想法,現在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理由。我知道一頭秀髮對於一個女孩子意味著什麼,但那只是虛榮心而已,我倒要看看剃光頭之後是不是還有很多男人在大街上回頭看我。我不認為自己長得有多麼漂亮,走在街上,我一般能夠立即融入人群當中,但別人卻總是誇我好看,我想知道沒有了頭髮之後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人說,波特曼對自己特別較真。她盡全力演好每一個角色,不想看到自己失敗。童星出道的她在任何階段都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成熟,“一直想要快點長大,言行舉止都想要像大人一樣。”這也導致了波特曼時常逼著自己去完成與年齡不相符的事情,成了一個對自己要求苛刻的完美主義者。她曾說,最討厭自己的地方是對自己要求太高,“總想讓所有人都滿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波特曼開始認識到“有時候能承認自己對某些東西的無知,也是美的。失敗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黑天鵝》中Nina對芭蕾的痴迷,對每一個角度、轉身、手臂伸展的完美的渴求,讓波特曼意識到,這種技術上的完美在表演上是達不到的。“演戲時,你描繪的是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雜燴。所以完美就是不完美。你只能在混沌中去發現美。”
當很多童星出身的好萊塢明星頻頻登上花邊小報頭條時,波特曼卻始終保持著理智、正統的公眾形象。狗仔隊們費盡心思,也只拍到她牽著她的愛犬約克夏在散步的照片。她唯一一次“出格”的舉動,也不過是在2006年一期《週六夜現場》上與諧星安迪薩姆博格唱了一段饒舌而已。
波特曼出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3歲時跟隨父母定居紐約長島。從12歲出道起,波特曼便似乎很善於讓自己與好萊塢的陷阱和**保持距離。為了保護**,她改用祖母的“波特曼(也就是Portman)”代替自己原來的“赫許勒(也就是Hershlag)”作為姓氏。
波特曼並不缺乏選擇,與眾多渴望成名的演員不同的是,雖然《星球大戰》使她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但這位19歲女孩卻在好萊塢與哈佛的較量中選擇了後者。5年後,她順利拿到了哈佛大學心理學學位證書。
“乖乖女”、“高智商女孩”、“好學的女孩”,是外界形容她時用得最多的詞,而“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