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才子佳人(第2/3 頁)
便可上京科考,一旦中了進士,便是飛黃騰達,魚躍龍門。
這其中,童生與秀才還不算什麼。
讀書人若是到了舉人,那就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當然,一般的舉人雖有資格卻也做不了官,還是需進京搏一個進士身份。
但無論怎麼說,對於山野小民來說,舉人已經算是半個官老爺,身份地位不凡。
此時書生舉子雖已進京,卻並不妨礙村中人對女子的羨慕與殷勤。
從那一天起,女子幾乎天天笑容不減。
然而。
時間繼續流逝。
臨近春闈。
春闈中。
春闈放榜。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書生就這樣一去不回,也沒有什麼訊息傳回來,不知其是否高中。
初時還好,女子總能自己找到理由安慰自己。
但隨著時間流逝。
村中開始傳一些風言風語。
有傳書生半路身死的。
有傳書生沒有考中,無顏回來。
有傳書生路遇美人,早就忘記女子。
有傳書生得中進士,飛黃騰達,早已做官去了。
種種傳言。
女子聽在耳中,心如刀絞,卻根本不相信任何一條傳言。
就這樣。
不知不覺中,年關將至。
女子終於等到了書生的訊息。
這一天。
當初同書生一同前往京城的村民帶著大包小包回家過年。
,!
時常守在村口等待的女子一眼就認出了那人。
那人看到女子,先是一愣,隨即嘆了一口氣。
女子不管其他,追問村民書生的情況。
村民也沒有絲毫隱瞞,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知道的一切說了出來。
聽完。
女子一屁股坐到地上,雙眼發直,完全呆住了。
直到夜晚,才有好心的大嬸將女子拉回她家的屋子。
第二天。
女子坐在自己家門口,望著京城方向,發了整整一天的呆。
同時,關於書生的事情也迅速在村中傳開。
原來,那書生進京之後,揮金如土、仗義疏財,頻繁出入各種文會、詩會,結交朋友無數,名聲很快傳遍京城,期間有什麼高門大戶的官家小姐看中了書生,當然只是傳言。
未有幾日。
春闈正式開始。
三場九天春闈過後。
書生志得意滿,曾經自信滿滿對同行村民說此番必中。
然而,放榜之日。
書生卻名落孫山。
當時書生就如遭晴天霹靂,回客棧躺了兩天。
兩天之後,村民去看望書生。
那書生卻早已不在客棧、不知所蹤,當時村民還以為書生不想留在這傷心地,回村子找女子了。
結果。
在一個月後,村民再度在京城看到書生。
此時此刻的書生,早已不似以前,現在的書生官袍束帶,氣象儼然,出行之間,必定坐轎,且銅鑼開道,淨水潑街,官差衙役隨行,官威不可輕犯。
村民看見書生,書生已經看不見村民。
後來村民多方打聽,這才知道,這書生已經是京中某位大人的門前貴婿。
又有一次,臨近年關,書生便衣出巡,村民遇見,實在忍不住問書生他現在錦衣玉食,可曾想過留在村裡的那位。
本來書生再見村民,臉上還很和氣。
一聽村民問話,書生頓時變臉,留下一句:“無知刁民,不知所云,哼!”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