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這位曹先生的電話立刻引起《江南時報》記者們的注意,同時曹先生在反覆詢問王同山的近況以後,又熱誠地表示,「如果王同山到現在還沒有工作並且他希望尋找工作為社會作一些貢獻的話,他可以考慮為他解決一個工作。」
原來,這位曹先生名叫曹健,是蘇州市陽光物業公司的總經理。
當正為自己的生計感到困惑的王同山驀然聽到這一訊息時,頓時變得欣喜若狂。這些年來他雖然在蘇州七進七出監獄和管教所,可是,每一次回到蘇州他都有金盆洗手,浪子回頭之意,可是都因為種種難以言喻的客觀原因,讓他陰差陽錯地再次走進了罪惡的深潭。而今他已經是58歲的老人了,竟然還有人主動提出為他解決就業問題。莫非真是時來運轉了?抑或是他從前熟悉的社會變了嗎?
王同山的工作很快得到了落實。在曹經理的親自安排下,王同山到一家物業公司當保潔員,4月14日王同山給《江南時報》寫來一封感謝信,他在信上說:
「我能有今天是在你們的關心和關懷下才有的,我不想用什麼豪言壯語來說明什麼,我將以今後的實際行動來說明一切。
講句心裡話,走進你們採編室,我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樣,像我這樣心靈受到過極大創傷的人,對人們都抱著一個仇視和悲觀的心態,老實講,採訪室都是青年人還有不少女孩子,都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也都是一些無冕之王,我是個比較敏感的人,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看出你們對我的態度和看法。
然而每位記者的眼神都充滿著同情和關心,絲毫沒有一點歧視。老實講,一天不見都有些想你們,馬上要上班了,可能時間緊了,不可能經常來報社了,但我永遠不會忘掉關懷我的記者。
善良的人們,請你們能接受我一個罪人的祝福,願你們青春常在、身體健康、家庭美滿。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是你們為我消除了障礙,在我生命的長河中,是你們為我增加了勇氣,在我生命的火焰中,是你們為我新增了熱量。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更不是能用筆寫出的。
在我短暫的人生中,這將是永遠難忘的一幕,我想真誠地告訴我的「同行」們:都洗手吧,為一個安定的蘇州而貢獻出自己的一切,要講得太多了,將來只能用事實來證明我的一切。
王同山
2004年4月14日中午
卷四 魚龍之變·三次越獄
第27節 《江南時報》與「神偷王」(3)
4月15日,蘇州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晴天。這天凌晨4點鐘,睡在小閣樓上的王同山就醒了。他是因為高興而早起的,他這一輩子從沒有過正式的工作,從前雖然在農場裡上工,可畢竟與他今天前往一個小區上班是兩回事。當天早晨,當王同山騎著他買的腳踏車走出大門時,才發現早有幾位《江南時報》的記者等候在那裡了,看時正是不久前採訪並報導他的《時報》記者嚴儼和小鶴。他們陪著王同山穿過蘇州一條條大街,轉過一條條小巷,上午9點,終於來到位於蘇州新城區的胥馨小區的物業管理公司。從這一天起,王同山嶄新的人生開始了。當天的《江南時報》準時刊出《「神偷王」走上新崗位》的新聞:
「感謝江南時報,感謝你們!」昨天上午9點半,王同山帶著滿面笑容快步走進本報蘇州採編部,找到工作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早上鄰居對我說,工作的事有著落了。我趕緊到報亭買了張時報。真沒想到,太突然了!」
記者先和曹先生通了電話,他告訴了這家物業管理公司的具體位置。10點鐘左右,在記者的陪同下老王上路了。
老王一邊騎車,一邊對記者說:「今天的天氣太好了。說實話,昨天我還在為過日子的事發愁。原來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