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2 頁)
王同山還帶著小弟兄們出入過上海黃浦江邊的淮海飯店。
總之,王同山那時的打算非常簡單,就是把當日扒來的錢必須當夜花盡,而且一定要吃飽肚皮。把錢花光之後翌晨再去偷。最活躍的時候,王同山等人白天會在靜安路口專候開過來的汽車,有乘客上車時,他們就乘混亂之機掏包。發現民警來了,王同山就一個眼神遞過去,幾個小扒手就隨他遁逃,然後沿衡山路到高安路一帶轉遊,在這裡他們還進沙利文(解放前美國教會開的餐館)去吃西餐,惹來一些人的注意。誰也不敢相信在那飢餓的年月,幾個衣服不整的孩子居然也吃起了西餐。
而夜裡他們情願就在上海的大馬路上露宿,例如商店的雨搭下、樓房和門洞裡,汽車站和馬路的旮旯牆角等地,幾乎都可成為他們的露宿安睡之地。王同山睡得最多的地方,是靜安路和西摩路拐角的喜臨門舞廳舊址,這裡有一處可以遮雨的屋簷。那時候王同山及一小夥從蘇州逃到上海的扒手們,都把十六鋪碼頭當作了最理想的馳騁天地,因為這裡菜館店鋪林立,戲院、影院、旅館比比皆是。而外地來上海的客人大多都在這一帶吃飯、投宿、中轉和購物,王同山等人看準了這一可乘之機,於是便大肆在裡扒竊。有時幾個小弟兄扒竊失利,王同山便用自己扒到的錢物供養他們。在困境中王同山表現出的仗義疏財,自然是他在上海灘這一特殊小群體中能夠產生「威望」的原因。於是一個十幾歲的蘇州扒手,竟然在上海灘上折騰了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