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真假的?
真的,趙文擠擠眼,「不信的話,你可以去試試?」他跟宋騅能成為朋友也是這麼過來的。
「怎麼試?」
「你們不是住一個院子嗎?平時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去問他。也可以讓他給你幫忙,還可以找他一起去吃飯,一起上課……」
趙文說的信誓旦旦,張澤軒想想之前宋騅對自己的冷淡,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第二天張澤軒打完拳,時間還早,剛好也沒什麼事,想嘗嘗家裡給他送來的鹹菜,便自己下廚煮了個早飯。看到宋騅從房裡出來,飯正好煮的多他一個人也吃不完,就隨口客氣了一句,讓他一起吃,沒想到宋騅愣了一下之後,竟然真的應了。
而且這人還很懂得禮尚往來,早上吃了他的早飯,當天晚上就給他送過來一包桂花糕。
完了,張澤軒給他回了小半壇杏子醬,他又給回過來一個自製的筆筒,兩三回之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就這麼漸漸親近了起來。
等到大比進入到三大書院比拼階段,張澤軒跟宋騅的關係已經到了可以互相幫忙收衣服、收被子,借閱書籍,一起秉燭讀書的階段。
這友情進度,就連楊樂、趙文看了都嘖嘖稱奇。
張澤軒自己回過神來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
九月二十八,三大書院大比正式開始。
張澤軒因為一些原因錯過了作詩比賽,好在他的算術、四書五經辯論成績都很出類拔萃,成功獲得了三大書院大比資格。
提前一天,張澤軒等人就到了最終的決賽地點——皇家書院。
跟納川書院相比,皇家書院的建築更多了幾分富麗堂皇的富貴風。就連書院栽植的花木也跟納川書院多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不同,這裡多是牡丹芍藥。
「可惜不是四五月間,不然就這些花花草草,能來一趟也值了。」
宋騅笑著點頭,今天是三大書院四書五經辯論決賽,每個書院都挑出了五人作為一組,然後三組pk。這次的辯題是仁治還是法治。
大周是有自己的律法大周律令的,只是大周律令管轄的範圍非常有限。以張澤軒所知,在這個宗族勢力強大的時代,很多時候國法甚至還不如一些家族的族規效力大。
包括皇帝在內的貴族等擁有的特權也往往凌駕於法治之上。
自大周立國起,□□吸取前朝滅亡的經驗,就一直想推行的法治,只是立國初期,天下不穩,很多地方甚至還是四分五裂沒有收復的狀態根本騰不出手來。
直到一年前北邊匈奴被邊將攆出去幾百里,再也不敢在長城附近晃悠,南邊也安定下來,才又有人把法治給提了出來。
這次三大書院辯論,用這個辯題,張澤軒估摸著也是上位者想要聽聽他們這些學子的聲音?
到底仁治好,還是法治好,如果兩者結合,又該誰輕誰重,以誰為主以誰為輔?
不過,現在這個並不是張澤軒他們需要考慮的,他們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獲得這場辯論的勝利為他們納川書院增光添彩。
「怎麼樣?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宋騅點頭,因為他腦子反應快,思維嚴謹、縝密,等會五人是以他為主辯手,包括張澤軒在內的其他四人負責輔助,所以更多的壓力其實都擔在宋騅身上,張澤軒心下都有些緊張,他卻不疾不徐,心理素質好的讓張澤軒是既佩服又慚愧。
第63章 063
「 ……《商君書·算地》有言:聖人之為國也, 觀俗立法則治。《管子·八觀》亦曾有言:私情行而公法毀。是以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
「以法治國?前車之鑑尚在,秦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