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題轉變為現在的整體化的社會問題。
在改革的初期,社會問題雖然不少,但表現出一種多樣化和個案化的特徵。這一時段的社會問題更多的是來源於價值觀念體系的紊亂、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以及社會成員對於新的社會環境的心理不適。這些來自多個方面、看上去五花八門的社會問題,對社會的破壞能量相對有限,相對來說難以在同一個方向上聚集和釋放。所以,一般來說,這一時段的社會問題對於中國社會的安全執行不會構成很大的威脅。
而在中國現階段,隨著社會利益結構層面上的大幅度變化,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不協調程度的加大,中國的社會問題就其總體表現而言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即:社會問題在種類依然很多的同時,源自社會利益結構層面上的社會問題逐漸凸現,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社會主要群體的弱勢化趨向問題。源自社會利益結構層面上的社會問題具有這樣一些特徵:人們對於解決問題的迫切性很強;涉及人數數量龐大;潛在能量巨大;引發其他社會問題的連帶性極強;而且,這一類的社會問題在各種社會問題當中居於中心的位置。更為嚴重的是,這一類的社會問題如今呈現出一種加速度加重的跡象。這一切,使得中國現階段的社會問題具有一種整體化的特徵,使得社會問題在某個時期可能會以一種比較激烈的、爆發性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中國現階段社會的安全執行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其複雜與艱鉅的程度很有可能是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例如,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表明,1993年至2003年的這10年,群體性事件數量急劇上升,年平均增長17%,由1994年的1萬起增加到2003年的6萬起,增長5倍;規模不斷擴大,參與群體性事件的人數年均增長12%,由73萬多人增加到307萬多人;其中百人以上的由1 400起增加到7 000多起,增長4倍。這些事件的組織化傾向越來越強,如衝擊黨政機關的事件逐年上升,2000年2 700起,到2003年3 700起,當年發生堵公路、臥軌、攔火車的事件就達3 100起。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幾乎絕大多數的群體性事件都同弱勢群體的不公正對待有著直接的關係,而且越是嚴重的群體性事件,越是同社會主要群體的弱勢化趨勢直接相關,如社會保障待遇問題、強行拆遷問題、強行圈地問題以及勞動保護問題等等。顯然,為了保證社會的安全執行,就必須從根本上消除社會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這一十分有害的現象。
總之,由於中國社會主要群體的弱勢化趨向問題是屬於社會結構基礎層面上的社會問題,涉及面和連帶性是很強的,所以,如果聽之任之地演化下去,這一問題就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和社會動盪,從而使中國經濟發展喪失掉基本的前提條件,使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積累的社會財富和現代化成就毀於一旦。
如何應對社會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問題
應當看到的是,中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群體弱勢化問題是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也只能在改革和發展中予以解決。只要在改革和發展中採取積極、可行的對策,這一問題在短期內是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在中長期內是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和有效解決的,從而最終能夠確保社會的安全執行和健康發展。至於應對思路與措施,雖然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但是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是必須做到的。
中國社會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19)
(一)確立起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在中國的現階段,社會主要群體的弱勢化趨向問題以及由此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需要注意的是,扶貧濟困,為弱勢群體直接提供幫助,固然十分重要,但這是遠遠不夠的,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應當看到,我們不僅要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