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惦記林倩倩家的房子(第1/2 頁)
四九城的生活是好很多,雞鴨鵝豬肉還有糕點,或者其他的東西,秦老黑,秦京苟,秦吳氏,看著許大茂弄回來的東西,那是眼睛都看直了。
這些東西可都是他們見都沒有見過的好東西,雖然說,秦家屯離四九城不遠,但是,卻依舊像是兩個世界。
秦老黑告訴許大茂,他們秦家屯在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臘八前後,大家就在村子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灶臺、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紅薯粉面拿到現場,排號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製作。大鍋下面灶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於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或大肚青瓦缸,用於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於調和紅薯粉面形成稀稠適宜的軟麵糰,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麵糰凝固。
一個人負責從麵糰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麵糰,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麵糰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蘺,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將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綹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秸稈)棍從綹子中間穿入,掛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將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
掛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將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鬆散、不粘連,風乾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顏色都會大打折扣。
秦家屯村子裡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因為過年這是一道菜,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討要一個小麵糰,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著吃。
那就已經是不得了的美味了,哪裡還能吃到這麼多的糕點,一邊說著,就見秦京苟這個傢伙,直接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塊驢打滾拼命的放進自己的嘴裡。
一塊接著一塊,一點教養都沒有,只不過,許大茂微微皺眉,但是卻還是沒有罵出來。
秦老黑也是不停的對著自己的女婿訴苦,秦吳氏這個時候也是對許大茂,講述最近他們過年的困苦,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就是用發酵過的麵糰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
但是他們家因為缺糧往往吃不起純白麵火燒,也就在紅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麵發酵後製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別人家是歡歡喜過大年。
但是自己家為了度過年關,就是在都在盤算著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饃,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